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周总理你在哪里?》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版)苏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周总理你在哪里?
- 资源描述:
-
1、学习内容 诵读欣赏 周总理,你在哪里? 第 1学时学习目标1.学习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2.虚实结合的写法。3.大量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抒写感情。学习重难点1.理解周总理崇高而亲切的形象。2.虚实结合的写法。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一、课前先学:1.简介作者。2.辨析字词。 谪() 涛()滴() 摘() 滔()3.品读课文。注意语气词“呵”的变读法:句首读“”,句中、句尾读“y”。体会诗歌的感情:怀念、热爱、崇敬、爱戴。诗歌的结构:询问呼唤寻找应答思念4.了解周总理是一个怎样的人?二、课堂探究:1齐读课文。 2.讲读课文第一部分(询问、呼唤)注意哪些字应重读,请划出来。重点理解如下字词的含
2、义:(我们的、好、你的人民)这一小节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及作用?3.讲读课文第二部分(寻找)课文抓住了哪几个自然景象来写总理的。(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体悟四种形象的具体内涵。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体会文中的几处细节描写A. 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B宿营地上篝火红呵,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C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理解“足迹”“深深”两个词的含义。4.学习课文第三部分(思念)理解两个“永远居住”。全诗点睛之笔。5.指导朗诵全诗。三、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轰鸣( )谷穗( )沉甸甸( )篝火( )松涛( )心脏( )2选词填空。(1)他刚离去,
3、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向前不_。(停息、休息、停留)(2)你可知道,我们_你,你的人民_你!(想念、思念)(3)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_(呼喊、呼唤)3阅读理解。(一)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呵,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1)“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诗中列举了哪些地方?(2)全诗如何描述周总理“深深的足迹”的?(二)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呵,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3)文中的破折号有何作用?(4)诗中在整个世界逡巡一遍,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学习反思:知识链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7267.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