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2 诗两首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1课件:2 诗两首 2017 2018 学年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课件
- 资源描述:
-
1、2 诗两首理想,指引每个人前进的方向,失去理想,就像迷失在寂寥的雨巷;母校,承载着我们的青春,见证着我们的成长,离别母校,就像依依惜别眷恋的姑娘。在现代诗歌中,有两首著名的诗歌,分别对“理想”和“母校”进行了讴歌,这就是雨巷和再别康桥。新课助读自主梳理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也是其早期的代表作。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冰的深渊。戴望舒写这首诗时只有22岁,当时他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中狭窄阴沉的雨巷,
2、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再别康桥是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归国途中。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诗人,有“雨巷诗人”之称,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
3、家。新月派代表诗人。笔名有南湖、云中鹤等。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散文集巴黎的鳞爪等,还有小说、日记、译著等。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到了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等。该诗派提倡新格律诗,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写汉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寂寥:寂静;空旷。哀怨:悲伤而含怨恨。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颓圮:坍塌,破败。漫溯:漫,不受约束,随便;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1)凄婉凄凉秦观的
4、词在两宋时期是较有代表性的,其词风凄婉感伤,艺术价值较高。一场激战之后,这个村子只剩下残垣断壁,一片凄凉。提示两者都含有“凄楚”的意思,但使用对象不同。“凄婉”,指哀伤;(声音)悲哀而婉转。多用来形容心境或声音。“凄凉”,指寂寞冷落;凄惨。多用来形容环境、气氛或境遇。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沉淀积淀如今,越是有果粒沉淀的饮料,越受市民的欢迎。烟台再一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必将成为我们再创新辉煌的独特优势和宝贵财富。提示“沉淀”,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凝聚,积累。“积淀”,指积累沉淀;也可指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前者多用
5、于实际物体的析出状态,也用来形容情感;后者多表述一些非物质化的积累到提纯的过程,多用来形容文化、知识、经验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五彩斑斓五光十色许多摄影人都反映今年的秋色没有往年好,可白沙湖例外,它仍然和往年一样红叶如火、黄叶如金,呈现给人们的依然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进入夜晚,城市的街道更加漂亮,各种灯箱广告和霓虹灯五光十色,变化多端。提示两者都有“色彩繁多”的意思。“五彩斑斓”强调“灿烂多彩”,而“五光十色”还指“式样繁多”。新课助读自主梳理5.积名句(1)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戴望舒雨巷)(2)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
6、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徐志摩再别康桥)(3)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点评:这是雨巷开头的第一节诗,诗人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凄冷寂寥的抒情意境,突出了“我”内心的孤寂与渴望。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比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力,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亍着。“我”在孤寂中仍怀着
7、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就是这种理想和希望的象征。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点评:“她静默地走近”,表明这种理想似乎来到,然而又从身边飘然而过,令“我”失望,“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把诗人和理想的距离又重新拉开。从诗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蕴看,“我”彷徨求索,就是为了寻找姑娘理想。姑娘出现了,但是她的步履、她的颜色,连同她的太息与惆怅,莫不带有可望而不可即执着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象征意味。诗人就此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理想未果的孤苦的心情。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
8、赏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点评:这里写的是四五月间康河美丽的黄昏。夕阳的余晖给康河岸边的垂柳镀上了一层金色,那婀娜多姿的柳条随风摇曳,她的倩丽的影子倒映在潋滟的水波之中,宛若一位娇艳柔美的新娘。诗人把柳树比喻为新娘,生动形象又极为贴切,婆娑的柳树犹如新娘婀娜的身姿,柔美的柳条如同多情的玉手,夕阳下,柔波里,神采飞扬,曼妙迷人。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点评:这几行诗是再别康桥一诗的高潮所在。承上一节“寻梦”的奇想,诗人在此思路急转,由梦境回到现实。“放歌”是不可能的,
9、美好的时光已经过去,“我”现在只能悄悄地离去。夏虫也为“我”的离别而沉默不语。离情别绪越来越浓。“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句匠心独运,将“悄悄”比作“别离的笙箫”,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5.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点评:这是诗的最后一节,它与第一节句式相似,但作用有所不同。这里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最后一节诗只是稍作改动,但这种复沓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沓,而是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
10、性,是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加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料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雨巷”“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再别康桥在意象的选择上也独具特色,本诗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有什么作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叶圣陶先生称赞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其理由是什么?提示:本诗鲜明地体现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它既采用了象征派
11、重暗示、重象征的手法,又有格律派对于音乐美的追求。全诗回荡着一种流畅的节奏和旋律。旋律感主要来自诗韵,除每节大体在第三、六行押韵外,每节的诗行中选用了许多与韵脚呼应的音组。诗中重叠、反复手法的运用也强化了音乐效果。如第三节中的“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第四节中的“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等句式,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首尾两节,复沓句式的运用也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另外,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第二节末的“彷徨”。词的重叠把间隔时间相同的停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