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四川省 绵阳市 城区 中考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4月14日9:00-11:30】初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语文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答题卡共2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共21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瘦削(xio)粗犷(g
2、ung)混为一谈(hn)花团锦簇(c)B哺育(p)荣膺(yng)孜孜不倦(z)怏怏不乐(yng)C嗔怒(chn)粗糙(co)强词夺理(qing)抽丝剥茧(b)D铿然(kng)拙劣(zhu)血气方刚(xu)骂骂咧咧(l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萧索发怔赫赫扬扬颠沛流离B镶嵌宛然殚精竭力轻歌蔓舞C烂漫飞窜喜出望外正襟威坐D尊循诘难油然而生姗姗来迟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求粉丝关注,一女子哗众取宠,在网络上散布“运动饮料可以给手机充电”的谣言。B近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为散播政治病毒,编造谎言、颠倒黑白,着实让人叹为观止。C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衔
3、接工作,我们将以气冲斗牛的志向不断行进。D李先生忙完工作,路过三元路上老陈的体彩销售门店,突然灵机一动,想买一张彩票。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苗苗生动地讲述了她舍小家为大家、深夜接到指令去支援武汉抗疫。B必须将坚守道路与自我完善有机结合,我们才能突破条件限制,始终发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C如何妥善解决未成年被害人因遭受被侵害行为而产生的心理、健康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D网络文化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青少年网瘾问题是网络文化规范中一热点议题。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玩过弓箭的人弄明白了:要让弓箭的初速大、射
4、程远,那么弓就要拉满,要让弹簧释放更大的力量,弹簧必须压到底。B按规定,卫星必须在“25岁”前被处理,否则它可能会出现故障,成为能在太空逗留长达200年的垃圾。C“我不会考虑它为什么不能产生,”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说:“我会考虑怎么让它产生。”D美国遏制华为的发展。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美国对中国发展的恐惧?还是美国认为霸权受到挑战?二、(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张翠使秦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秦师不出兵。韩令尚靳使秦,谓秦王曰:“韩之于秦也,居为隐蔽,出为雁行。王为我逐楚以穷之,秦听,是韩、秦合,而楚走也。愿大王之熟计之。”秦王曰:“今佐韩,兵不众,粮不多,则不足
5、以救韩。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孤少有利焉。”尚靳归书报韩王,韩王遣张翠。张翠称病,日行一县。张翠至,甘茂曰:“韩急矣,先生病而来。”张翠曰:“韩未急也,且急矣。”甘茂曰:“秦重国,智王也,韩之急缓莫不知。今先生言不急,可乎?”张翠曰:“韩急则折而入与楚矣,臣安敢来?”甘茂曰:“先生毋复言也。”甘茂人言秦王曰:“公仲柄得秦师,故敢捍楚。今雍氏围,而秦师不出兵,是无韩也。公仲抑首而不朝,公叔且以国南合于楚。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如此,则伐秦之形成矣。不识坐而待伐,孰与伐人之利?”秦王曰:“善。”果出兵救韩。(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雍氏:韩国雍氏城。雁行:先锋。6下
6、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大王之熟计之:仔细B故敢捍楚:抵御C公仲抑首而不朝:朝廷D不识坐而待伐:知道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韩令使者求救于秦韩之于秦也B则不足以救韩扶苏以数谏故C先生病而来蹴尔而与之D夫救韩之危丈夫之冠第卷(非选择题,共129分)三、(28分)8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王为我逐楚以穷之,秦听,是韩、秦合,而楚走也。(5分)(2)楚、韩为一,魏氏不敢不听,是楚以三国谋秦也。(5分)9向他国求救,是非常被动的。张翠是怎样把被动变成主动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2分)10阅读
7、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和淮上遇便风宋苏舜钦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背景:友人著有咏淮上遇顺风诗。苏舜钦政治上倾向于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多次上书言政,反遭保守派诬陷。【注】和:唱和;淮:河流名,指淮水;天共流:水天一色;喧卑:喧嚣低湿;沧溟:多指大海。(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了自己在大江之上的所见所感,给人以启发。B第一句中“浩荡”二字写出水势盛大、水泻千里,“清”字写出水的澄碧。C第二句顺承首句,“风送归舟”点了题,写了诗人乘风破浪,驰向远方。D第三句中的“愁”字是诗中最精炼传神的字
8、,是全诗的点睛之笔。(2)这首诗的“使”字最值得品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11名句名篇默写。(10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3)海日生残夜,_。(王湾次北固山下)(4)_,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羹饭一时熟,_。(十五从军征)(6)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7)李清照渔家傲中写出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通过幻想抒发愤懑之情的句子是:_,_。(8)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四、(12分)12某中学开展“虚拟与现实”系列活动,下面是与活动相
9、关的三则材料,请认真阅读,并按照要求完成相应任务。(12分)材料一:截止2020年,我国网民规模达9.98亿,“虚拟生活”成为一种常态。这引发人们一种普遍担忧。人们认为,因为很多人在虚拟世界中,可以感受到游戏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的轻松自如,所以他们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状”。这样的认识有一定道理,却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据了解,近年来各地博物馆纷纷通过数字化手段,将馆藏内客“搬”到互联网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某线上音乐会创造了数亿次的收看记录。数以千计的学术讲座通过“云端”向公众开放。材料二:下面是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因素的情况调查结果。材料三:清代吴敬梓创作了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书中虚构了一批普通
10、士人,同时对封建科举制度和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现状作了真实的反映。小说第二回写到了周进中举前遭到梅玫、王举人、申祥甫、夏总甲欺辱。(1)请仔细阅读材料一,简要概括文本表述的观点及理由。(不超过60字)(3分)(2)请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统计图,说说你能从中得出哪些结论?(4分)(3)学校开展“我看周进”主题研讨活动,请你写出儒林外史中人们欺辱周进的两件事。从这两件事中,你可以看出周进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5分)五、(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16分)年惑梁衡钟声一响,已入不惑之年;爆竹声中,青春已成昨天。是谁发明了“年”这个怪东西,它像一把刀,直把我们的生命,
11、就这样寸寸地剁去。可是人们好像还欢迎这种切剁,还张灯结彩地相贺。我却暗暗地诅咒:“你这个教我无可奈何的家伙!”你在我生命的直尺上留下怎样的印记呢?有许多地方是浅浅的一痕,甚至今天想来都忆不起是怎样划下的。当小学生时苦等着下课的铃声,盼着星期六的到来,盼着一个学年快快地逝去。当大学生时,正赶上“文革”的年代,整日乱哄哄地集会,莫名其妙地激动,慷慨激昂地斗争,最后又都将这些一把抹去。发配边疆,白日冷对大漠的孤烟,夜里遥望西天的寒星。这许多岁月就这样在我心中被烦恼地推开,被急切地赶走了。年,是年年过的,可是除却划了浅浅的表示时间的一痕,便没有什么。但在有的地方,却是重重的一笔,一道深深的印记。当我学
12、会用笔和墨工作,知道向知识的长河里吸取乳汁时,也就懂得了把时间紧紧地攥在手里。静静的阅览室里,下班的铃声突然响了,我无可奈何地合上书,抬头瞪一眼管理员。本是被拦蓄了一上午的时间,就让她这么轻轻一点,闸门大开,时间的绿波便洞然泻去,而我立时也成了一条被困在干滩上的鱼。当我和挚友在灯下畅谈时,司马迁的文,陶渊明的诗,还有伽利略的实验,一起被桌上“滴答”的钟声搅拌成一首悠美的旋律。我们陶醉,我们盼夜长,最好长得没有底。而当我一人伏案疾书时,我就用锋利的笔尖,将一日、几时撕成分秒。我拖着时间之车的轮,求它慢一点,不要这样急。但是年,还是要过的。记得我第一本书出版时,正赶上一个年头的岁末。我怅然对着墙上
13、的日历,久久地像望着山路上远去的情人,望着她那飘逝的裙裾。但她也没有负我,留下了手中这本还散着墨香的厚礼。这个年就这样难舍难分地送去了,生命直尺上用汗水和墨重重地划下了一笔。想来孔夫子把四十作为“不惑”之年也真有他的道理。人生到此,正如行路爬上了山巅,登高一望,回首过去,我顿然明白,原来狡猾的自然是悄悄地用一个个的年来换我们一程程的生命的。有那聪明的哲人,会做这个买卖,牛顿用他的生命的第二十三个年头换来了一个“万有引力”,而哥白尼已垂危床头,还挣扎着用生命的最后一年换了一个崭新的日心说体系。时间不可留,但能换得做成一件事,明白一个理,就是最合算的。而我过去多傻,做了多少赔钱的,不,赔了生命的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