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舍不得这棵树_湘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教案 舍不得 这棵树 湘教版
- 资源描述:
-
1、课题 18 舍不得这棵树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认识、会写“普、樟、娇、梧、桐、染、匙、呵、性、抖、浇、施”12个生字;积累优美词句。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咀嚼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这棵梧桐树的难舍和喜爱之情,感受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3情感与态度: 理解作者舍不得梧桐树的原因,体会其热爱梧桐树的深情。教学重点 以读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培养想象、品读能力。教学难点 了解第2-6自然段中第一句话的作用。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设疑、点拨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1、(课前已经板书:舍不得)读词,强调“不、得”
2、读轻声。 2、你知道“舍不得”是什么意思吗? 3、看,作者舍不得的是什么?这棵树。(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想自己来解决这些问题吗?那就要读懂课文。请大家轻声地自由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想办法,把课文读准、读通顺,还可以积累一些好词。 (1)给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2)把自己难以理解的句子画出来。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辨析读音: “樟”“匙”“施”三个字是翘舌音。 “普”(p)不要与“b”混淆。 “染”(rn)不读“yun” 4、解析新词。 樟树:常绿乔木,叶子椭圆形,花白色略带绿色,结暗紫色浆果。 娇艳:娇美艳丽。 灵性:聪明,具有人的智
3、慧。三指导书写生字。 “染,右上部分是“九”不是“丸”;“匙”,右边部分是“匕”不是“七”;“浇”右上部分是不是“戈“。个性见解: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课题 18 舍不得这棵树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认识、会写“普、樟、娇、梧、桐、染、匙、呵、性、抖、浇、施”12个生字;积累优美词句。2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咀嚼课文语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这棵梧桐树的难舍和喜爱之情,感受梧桐树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高贵品质。3情感与态度: 理解作者舍不得梧桐树的原因,体会其热爱梧桐树的深情。教学重点 以读导学,引导学生学会质疑、解疑,培养想象、品读能力。教学难点 了解第2-6自然段中
4、第一句话的作用。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 设疑、点拨教师、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深入局部,品读课文 1、读课文质疑相机板书学生的问题:为什么我也要成为一棵树?(板书:长成树?) 2、默读课文,找关键句。 老师:这到底是一棵怎样的树呢?找到最关键的句子,画上横线。 3、交流句子 (课件出示:这是一棵普通的树。这是一棵鸟树。这是一棵花树。这是一棵果树。这是一棵有灵性的树)老师导读:通过读这些句子,我们明白了这既是一棵普通的树,也是一棵鸟树,一棵花树,一棵果树,还是一棵有灵性的树 4、自由品读课文:你最喜欢它是一棵什么树呢?找到相应的那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 5、赏读交流:学生汇报
5、,老师相机指导朗读、理解。 (1)学习第3自然段。 指名读,说感受。 老师引导:多可爱的鸟树啊,来欣赏欣赏吧。(出示课件:树,鸟儿飞来,停在树上,歌声清脆) 师:喜欢吗?为什么?(鸟儿在飞着,好像欣赏以了一场美妙的音乐会) (2)学习第4自然段。 指名朗读,谈感受。 老师:读得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这棵美丽的花树吧。(出示课件)你看到了什么? 引导理解:你从“灌满、染香”读懂了什么? (3)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朗读,谈感受。 老师,听出来了,它给我们全家带来了果实,这果实就是圆圆的小粒粒。 (出示课件:果实)瞧,这串串小汤匙里盛着什么呀?全家人吃得怎样? 指名赏读句子。(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