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阅读指导.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实用类文本阅读复习阅读指导 2012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课件 实用 文本 阅读 指导
- 资源描述:
-
1、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一、考纲解读考查内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1.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等实用类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3.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4.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考什么?一、考纲解读具体要求分析综合分析综合 C C 探究探究 FF鉴赏评价鉴赏评价 D D1.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观点和基本倾向倾向2.评价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价值和影响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特色作深度的思考思考和判断判断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信息2.分析语言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结构,概括
2、中心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表现手法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意蕴2.探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价值和时代精神精神3.探究探究文本中的疑点疑点和和难点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见解。怎么考?阅读评价中外实用文本传记的定义: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一、知识清单文体常识二、传记的文体特点:传记一般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
3、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一、知识清单文体常识一、知识清单文体常识人物传记常识人物传记常识 1.1.基本特点:基本特点:真实性(史实性)。真实性(史实性)。真实可靠,即使文学性传记也要真实可靠,即使文学性传记也要保证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真实。保证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真实。文学性(生动性、艺术性)。文学性(生动性、艺术性)。运用艺术手法,运用艺术手法,典型材典型材料,叙行录言,刻画鲜活典型形象。料,叙行录言,刻画鲜活典型形象。2.2.种类及具体特征种类及具体特征 种类:种类:自传自传自述自述人生经历,抒写人生感悟人生经历,抒写人生感悟。他传(评传)他传(评传)塑造人物形
4、象,表现人物性格,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评论人物思想、作用、地位。论人物思想、作用、地位。自传的特点自传的特点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 作者即传主。作者即传主。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展现自我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知识清单文体常识他传的特点他传的特点第三人称第三人称展现他人的思想性格、人生历程、成败得失。展现他人的思想性格、人生历程、成败得失。评传特点评传特点第三人称第三人称“传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人品高下、成败得失。传中有评,评中有传。传中有评,评中有传。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
5、考查方向】对传记中的重要词语与句子含义的理解考查;对传记中一些重要信息的筛选能力的考查;对传记中作者所表现出的创作意图、文章结构基本特征和写作技巧的考查;对作者作传的观点态度的把握;对传记中的疑点和难点,文本的深层意蕴及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探究传记的阅读要求:传记的阅读要求: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完成一般文章阅读的把握文章结构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要求之外,要注意以下五点。传记的阅读要求是:要求之外,要注意以下五点。传记的阅读要求是:11理清作品陈述的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2分析传主的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性格、情
6、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33理解作者的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44通过分析作品的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55探讨文本反映的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二、传记阅读主要题型 1.1.
7、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2.2.主人公具有什么思想、精神、品质或特征?主人公具有什么思想、精神、品质或特征?3.3.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4.4.怎样评价主人公?怎样评价主人公?5.5.文章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有何特点?文章在材料的选择与运用上有何特点?6.6.文章写作上有何技巧?表达上有何特色?效果文章写作上有何技巧?表达上有何特色?效果如何?如何?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1.1.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与小说阅读相似)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与小说阅读相似)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揭示人
8、物的典型意义。2.2.塑造形象的常用方法(写作技巧):塑造形象的常用方法(写作技巧):描写方法描写方法:正面描写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细节),侧侧面描写面描写(环境、场面(环境、场面)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对比、衬托、对比、衬托、首尾呼用、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首尾呼用、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衬、引用议结合、正侧相衬、引用 选材组材选材组材:材料典型材料典型、构思巧妙构思巧妙、矛盾冲突激烈、以小见大矛盾冲突激烈、以小见大(一)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一)如何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与小说同与小说同)通过阅读梳理
9、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来把握其形象。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形象。“传主与时代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是理解传记的经纬。经纬。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
10、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这类题目通常是简答题,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二)如何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了解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结
11、合文本加以判断分析。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如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3.3.探究题答题规律:探究题答题规律:答题原则答题原则:言之成理,持之有据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观点鲜明观点鲜明。“观点观点”常可从题干中得到,常可从题干中得到,“论据论据”要注意在文本寻找。要注意在文本寻找。辩证说理辩证说理分要点依次罗列分析。分要点依次罗列分析。内外因因素,主客观因素,把个人放在时代中,把伟大放在平 内外因因素,主客观因素,
12、把个人放在时代中,把伟大放在平凡中,说理婉转留有余地。凡中,说理婉转留有余地。把从文本中找来的论据稍作变通或有所取舍,为我所用,就能把从文本中找来的论据稍作变通或有所取舍,为我所用,就能体现辩证思考的意识。体现辩证思考的意识。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如何探究、评价人物如何探究、评价人物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运用辩证分析的方法 主观思想主观思想客观成就客观成就 先天禀赋先天禀赋后天历练后天历练 个人个人时代(集体、国家)时代(集体、国家)平凡人生(不拔高)平凡人生(不拔高)伟大人格(不溢美)伟大人格(不溢美)三、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4.4.不可不记的话不可不记的话1.1.引用材料的作用引用材料的作用增
13、加真实性与可信度,有利于突出人物及主题增加真实性与可信度,有利于突出人物及主题。2.2.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描写的作用更客观真实地塑造人物,更客观真实地塑造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形象更鲜明的性格特点,使形象更鲜明饱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饱满(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突出文章主旨。突出文章主旨。3.3.传记中评论部分的作用传记中评论部分的作用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对主题表达起画龙点睛作用。评论性文字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评论性文字既是对事实的阐释,也是作者自我态度的呈现。公允的评价对形象刻画或主题表达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我态度的呈
14、现。公允的评价对形象刻画或主题表达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阅读下文,完成练习。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我进入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是极其严格的。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的能力。这非常难得,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非常难得
15、,因为拉丁文试卷上的问题我一个也答不上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来。我在试卷上首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再写上试题的编号编号“11”,经过再三考虑,又在,经过再三考虑,又在“11”的外面加上一的外面加上一个括号,因而成了个括号,因而成了11。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但这以后,我就什么也不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会了。我干瞪眼没办法,在这种惨境中整整熬了两个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小时,最后仁慈的监考老师总算收去了我的考卷。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
16、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他是一个不以卷面分数取人的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人,直到现在我还非常尊敬他。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节选自温斯顿(节选自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我的早年生活)1、举例分析这段传记
17、的语言特色。答: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答: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嘲。例如例如“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作者通过对照,作者通过对照,显得滑稽可笑。又如显得滑稽可笑。又如“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
18、物的本质。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作者大作者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再如词小用、庄词谐用,十分幽默。再如“实际上,我的名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作者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他倒数第一的事实,让人忍俊作者用委婉的方式写出他倒数第一的事实,让人忍俊不禁。不禁。2、结合选段的叙述,试分析丘吉尔将会如何评价他早年所受到的教育,他的心态怎样?答:丘吉尔轻松调侃的叙述,在好笑之余又引人深思,从中可以体会出丘吉尔对
19、那种教育方式的否定。一个拉丁文和数学很差的学生并不就是“差生”,只是他的兴趣可能在历史、诗歌和写作方面。如威尔登校长那样宽容地对待他们,他们将来也会有成就。丘吉尔对待过去的心态是坦然乐观的,这从文章的语言特色中能体会出来。访谈常识 1.1.访谈对象:访谈对象:具有话语权(见解正确、独到、深刻)的具有话语权(见解正确、独到、深刻)的杰出人杰出人物、明星人物或其他公众人物。物、明星人物或其他公众人物。2.2.访谈内容访谈内容 时政热点、焦点或其它公众关注的问题。时政热点、焦点或其它公众关注的问题。3.3.访谈目的:访谈目的:展示人物重大成就、独到见解、成长经历、品德 展示人物重大成就、独到见解、成
20、长经历、品德修养等。修养等。一、知识清单文体常识一、知识清单文体常识4.4.访谈提问的形式:访谈提问的形式:访谈是以问答的方式展开的,成功的访谈往往与记者巧妙得宜的提问方式有关。紧扣重大成就,紧扣重大成就,不蔓不枝,由果溯因,逐层展开由果溯因,逐层展开;追问成长经历,追问成长经历,设疑引导,适时应和,设疑引导,适时应和,环环相扣;探求内心世界,探求内心世界,由浅到深,步步设问,层层深入由浅到深,步步设问,层层深入。紧扣焦点热点,抓住要害,紧扣焦点热点,抓住要害,由主到次,呈倒金字塔推进由主到次,呈倒金字塔推进。二、访谈的阅读及考查要求 1.1.阅读方法:阅读方法:将提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读
21、。将提问者和访谈对象的文字分开读。先读提问者的问题,把握有哪些主要问题;再阅读访谈对象的文字,大致把握其阐述分析。2.2.考查内容考查内容把握主题;把握主题;理清线索;理清线索;归纳主要内容;归纳主要内容;分析访谈技巧;分析访谈技巧;评价访谈效果。评价访谈效果。三、访谈的表现手法 1.1.文体特征:文体特征:具有互动性的具有互动性的连环问答连环问答。2.2.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主要是主要是提问的艺术技巧提问的艺术技巧。常用的提问方法:常用的提问方法:趣问趣问:诙谐有趣、形象生动,可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直问直问: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提出问题。旁问旁问:有意岔开,先谈别的事情,以营造轻松
22、的气氛。推问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三、访谈的表现手法3.3.常用的调控方法:常用的调控方法:访谈中要及时根据对象回答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调控,使访谈顺利、访谈中要及时根据对象回答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调控,使访谈顺利、深入地进行下去。深入地进行下去。常用的调控方法有:常用的调控方法有:追问追问:就对方陈述中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访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推进。延伸延伸:就对方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以拓宽领域,避免片面性。对比对比:就对方在某一问题上前后不同或与众不同的回答进行对比提问,也可以引入其他人对同一问题的观点进行对比提问。四、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1.1.筛选整合访谈信息筛
23、选整合访谈信息要注意的问题要注意的问题 筛选时切不可忽视记者提问中包含的信息。筛选时切不可忽视记者提问中包含的信息。整合时要包括整合时要包括“问问”和和“答答”两方面的信息。两方面的信息。2.2.鉴赏提问艺术鉴赏提问艺术要注意的问题要注意的问题 提问是否围绕中心有步骤地展开。提问是否围绕中心有步骤地展开。提问内容是否明确,指向清晰。提问内容是否明确,指向清晰。提问方式是否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变通。提问方式是否能根据不同情境灵活变通。提问语气语调语言是否得宜。提问语气语调语言是否得宜。提问者是否善于适时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适当发表自己的理解,提问者是否善于适时简单点评对方的话,或适当发表自己的理解
24、,以引出对方进一步的阐述。以引出对方进一步的阐述。四、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3.3.鉴赏评论文本的某种特色鉴赏评论文本的某种特色要注意的问题 文本特色主要体现在文本的思想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分析鉴赏分三步走:分析鉴赏分三步走:指出指出有什么特色有什么特色;联系文本内容联系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简要分析,深入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营造这一特色。指出这种特色的指出这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好处、效果或不足。针对不足进行深入思考时可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4.探究评价访谈内容要考虑的问题:基本思维:辩证分析具体角度:灵活综合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个
25、别利益公众利益 眼前利益长远利益传统文化现代观念 继承传统扬弃革新人文思想科学精神 零和思维双赢战略竞争时代合作意识 四、解题思路与规律指津 访钢琴演奏家傅聪傅聪,钢琴演奏家,生于1934年,著名翻译家傅雷之子。1955年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他以“钢琴诗人”的称号闻名于世。你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了吗?我的父亲钟情于法国文学,还把巴尔扎克等人的作品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他是罗曼罗兰和其他许多法国艺术家的密友。在我只有5岁的时候,他就影响乃至强迫我学习钢琴。不过,到我17岁去波兰学习钢琴的时候,我已经真正爱上弹奏钢琴了。你最喜爱的作曲家是谁?喔,太多了。像肖邦、贝多芬、舒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襄阳专版)习题课件:6、回忆我的母亲(共1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