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学案:复习任务群4 任务1 “三管齐下”读懂诗歌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新高考语文二轮山东专用配套学案:复习任务群4 任务1“三管齐下”读懂诗歌 WORD版含解析 2021 新高 语文 二轮 山东 专用 配套 复习 任务 三管齐下 读懂 诗歌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最快捷的路径利用选项信息选项3对1错,错的一项也仅在细节处设误,故善于利用选项信息,对于快速通晓诗意有很大帮助。(2020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注】把:握,执。岘首山,在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提示信息A项是对诗歌首联的理解,有利于我们把握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处境。B虽然日
2、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提示信息B项是对诗歌第三、四句的诗意概括,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和郑炼离别时的情感。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提示信息C项是对诗歌第七、八句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作者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提示信息D项是对整首诗歌风格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杜甫诗的风格。答案B二、最直接的路径看标题,看注释1看标题古代诗歌,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唐人作诗,最重标题。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此外,诗题还可能会提示写作时令(如
3、春、秋)、节日(如除夕、重阳);可能会提示题材(情感),如送别怀人、即事抒怀等。上面杜甫的这首诗的标题传递了重要信息:“赠别”提示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郑炼赴襄阳”交代写诗的缘由。由此可知,此诗是作者赠别友人郑炼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总之,抓住了标题,就等于抓住了诗歌最直接、最牢靠的信息内容。2看注释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2)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感情或写作风格;如上面这首诗的作者杜甫,其诗歌常抒发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3)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如上面杜甫的这首诗,通过注释,有助
4、于把握诗歌内容。(4)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如上面杜甫的这首诗,通过注释,可了解本诗中庞德公的典故,进而把握作者对先贤的仰慕之意。(5)提供与“此诗作于作者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等情感有关。三、最有效的路径看正文,抓情语1看正文(1)抓人、事、景,推导诗歌主旨。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人物、事物、景物,通过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提炼、理解,推导出诗歌的主旨。(如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这首诗颈联“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从叙事与议论回到写景上来,但又写得不那么实。这里用峨眉代指蜀地,目的是引出下句
5、的“岘首”襄阳的代指,意在说明两地距离遥远。距离遥远,地阔天高,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恋恋不舍之意。)(2)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读诗歌时可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这首诗尾联“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诗人希望郑炼回到故乡,替他在耆旧记中寻找贤人庞德公的踪迹,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朋友能觅得识己者,一展才能的想法。当然,这也包含了杜甫自己的希望。)2抓情语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牢牢把握,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命脉。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赠别郑炼赴襄阳中“念此别惊神”的“惊神”即是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8734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