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16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 文言文 知识点 归纳 复习 初中 16
- 资源描述:
-
1、2019中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复习(初中1-6册)初中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说(yuè):通“悦”,愉快。2、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十则)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 ”。3、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止:通“只”。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亡:通“无”。4、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才美不外见(马说)见:通“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见:通“现”。5、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通“座”。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7、
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8、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9、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阙:通“缺”。10、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11、缚者曷为者也?(晏子故事两篇)曷:通“何”。12、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1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14、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衡:通“横”。困于心,衡于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衡:通“横”,梗塞,这里指不顺。1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甫:通“父”。17、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適:通“谪”。18、为天下唱,
3、宜多应者。(陈涉世家)唱:通“倡”,倡导。19、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以:通“已”。20、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被:通“披”。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被:通“披”。2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食:通“饲”,喂。22、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23、其真无马邪?(马说)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2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25、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26、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2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28、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属:通“嘱”。29、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3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3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 与:通“欤”,语气词。32、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乡:通“向”,从前。33、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徧:通“遍”,遍及,普及。34、四支僵硬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支:通“肢”。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水落石出-醉翁亭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
5、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初中文言文重要语句翻译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
6、非常快乐,自由自在。3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7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
7、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
8、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1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1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
9、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1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16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17.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1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19.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
10、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第六册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
11、义。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4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