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昆明三中、滇池中学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云南省 昆明 中学 11 12 学年 上学 期中考试
- 资源描述:
-
1、昆明三中、滇池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模块结业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命题人:浦 涛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II卷两部分,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16分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B. 操场上人声鼎沸,同学们仍然安然无恙地在教室看书、做作业。C边城描写了秀色可餐的湘西自然风光,古朴淳厚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一切如梦一般宁静美好。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2、下列各句中,没
2、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是中国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是几代航天人百折不挠、大力拼搏的结果。 B.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C“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曲折动人、流芳千古,也为古老的传统节日“七夕”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面纱,这是只属于中国才会有的浪漫。 D、近来,网络传媒的可信度遭遇冲击,“百度排名”首当其冲,受到众多商家的质疑。 3、将下列语句组成一段连贯的文字,恰当的一项是 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
3、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你不能懒,不能粗心,不能受一时兴会所生的幻觉迷惑而轻易自满。 我希望读者从这粗枝大叶的讨论中,可以领略运用文字所应有的严谨精神。 例子举不胜举,道理也说不完。 本着这个精神,你随处留心玩索,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就会逐渐养成创作和欣赏都必需的好习惯。 A B C D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C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5、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彼且奚适也 莫之夭阏者 彼且恶乎待哉 急于星火 此小大之辩也 访风景于崇阿 则告诉不许 A/ B/ C/ 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4、-8题。 “格物致知”与杨万里咏月诗 “格物致知”源于儒家的礼记大学篇,宋代的理学家从各自思想学说的角度出发对“格物致知”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共同的问题是探讨“物”和“知”的关系,目的是要通过对规律的认知和把握去揭示和贯彻理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格物致知”作为理学的一种哲学方法,它在实现人生境界的同时也由一种人生哲学而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的体验,这也是其能够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循的为学方法的重要原因。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学讲究“格物”,诗学注重“感物”,二者处在不同的层面中。但从情感体验的这个角度讲,“格物”之“物”与文学创作中的“感物”之“物”有着亲缘关系。在文学家那里,“物”是他们以感性、形象表
5、达情感的中介,而理学家则要尽“物”之“理”。事实上,理学的“格物”到诗学的“感物”只一步之遥,关键是要找到二者在思维和审美领域里能够沟通起来的桥梁。 作为理学家,杨万里对理学“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谨遵不讳,对“物”也有着自己的认识。其把对物的认识作为“道”的第一要素与理学家的思致是一致的。其言“天地之道不在数也,依于数而已”,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数量和性质,但这些皆非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在于他们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事物中所蕴涵的“理”。杨万里正是领会了“物”所负载的双重意义,因此,在超越江西诗风的艰难历程中,他最终把关注的目光聚焦在自然万物,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对自然的描写,并
6、用理学家“格物”的精神去认真观察、揣摩,在具体细微的意象中以小见大,以少胜多,通过不同事物的变化情态去揭示自然界生生不息的造化之妙。 杨万里有意识地去展现自然物象的多重意态,对于月亮意象摄取同样如此,月亮的各种情态都尽现其笔下。不仅有落月、新月、半月、孤月、江月、霜月、秋月、雪月、晓月、圆月、弯月、残月、缺月、垂月、月波、月色、月影等形影展现;亦有月低梅影、湖光月色、花愁月恨、月色波声、明月清风、春花秋月、月梢风叶、酒浪月波、月华露气等摇曳生姿的景致描写。尽管前人对月亮已极尽描写,但杨万里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依然能够把月亮写得异彩纷呈,不落窠臼,这无疑有赖于其哲学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渗透,从而能够
7、以超越前人的审美直觉,将对月亮意象的内涵营造得更为深入而精妙。如果抛开月亮意象所承载的思想文化内涵,仅就其自身的审美情态而言,杨万里之前的诗人描写得已经极其精微,仅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不仅赢得“孤篇压全唐”的赞誉,更是令其后的诗人望而却步,就连天才诗人李白笔下的月亮也大都是起着烘托情思、寄寓哲理的作用,而对直接描写月亮升沉陨落的情形是有所回避的。而在杨万里的笔下,他却从不同侧面来描写月亮初生、高照、低沉的各种情态,进一步丰富了月亮的动态之美。 杨万里之所以能够有着“月华只是寻常月,如何入秋顿清绝”的创作感受,与他对月亮意象的长期关注,不断发掘其动态之美的创作心理有着密切关系。这样的创作思致
8、源于他对理学“格物致知”认识论的深刻理解,并最终将哲学的理性认知转化为文学的审美感悟,从而营造出不同流俗、光影曼妙的诗意境界。6、下列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格物致知”源于儒家学派的思想,礼记大学篇里首先提到这个名词,后来成为理学家共同遵守的为学方法。B“格物致知”在宋理学家的思想学说中有着不同的理解,但作为哲学方法是一致的,都探讨“物”和“知”的关系。 C“格物致知”在理学中开始是探讨人生哲学,后来转化为艺术思维和情感体验,最终达到了实现人生境界的目的。 D“格物致知”揭示了理学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是一种认识论,是通过认识、把握事物的规律来实现这个目的的。 7、下列不属于“杨万
9、里的咏月诗具有独特之美”的原因的一项是 A杨万里对直接描写月亮升沉陨落的情形不回避,营造出不同流俗的意境。 B杨万里从不同侧面来表现情态各异的月。 C杨万里扩大了月的意象内涵,把月的意象营造得更深入、精妙。 D杨万里用别样的审美眼光去发掘月亮的审美意蕴,丰富了月的动态美。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理学、诗歌学都注重认识论研究,不过重点有所偏重,理学讲究格物,诗歌学讲究感物,二者在不同层面。B从情感体验的角度分析,理学家的“物”与文学“家”的物是一致的,不过前者处于思维领域,后者处于审美领域。C杨万里十分注重描写自然景物,用造化揭示景物变化情态的妙处,使得诗歌意象以小见大,以少胜多
10、。D作为理学家和诗人的杨万里对“格物致知”的“物”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十分推崇“格物致知”的为学方法。第卷(主观题,共 84 分)9、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6分)(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绝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摇。飞球:杨树籽 10、联系诗意,谈谈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2分)11、这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有何特点,简要赏析。(4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