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课件:2.2《老子》五章.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资源描述:
-
1、第2课老子五章【词句积淀】一、字音辨识社稷()舟舆()观其徼()远徙()为而不恃()受国之垢()答案:j y jio x sh u二、熟语积累1.绝圣弃智:弃绝一切智慧、聪明。2.见素抱朴:表现出来要单纯、内心要淳厚朴素。3.以柔克刚:用温和的方法、手段制伏强硬的对手。4.小国寡民:指国家小,人民少。5.鸡犬相闻:鸡犬的叫声彼此都能听见。形容住得很近。6.老死不相往来:形容彼此从不联系,从不交往。三、名句默写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_,斯不善已。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_。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_。4.邻国相望,_,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答案:1.皆知善之为善 2.功成而弗居 3.
2、莫之能胜 4.鸡犬之声相闻【文言归类】一、一词多义1.道答案:动词,言说、说出/名词,便道,小路/动词,取道/名词,道理/名词,主张、思想、学说/名词,道义道可道()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2.故答案:相当于发语词“夫”,无义/名词,原因、缘故/名词,旧交情/连词,所以/副词,仍旧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未尝见天子,故振慑(荆轲刺秦王)()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3.属
3、答案:动词,依从/动词,连缀/动词,通“嘱”/代词,侪辈、同一类人/动词,列入、编入/动词,管,掌管/动词,是故令有所属()衡少善属文(张衡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滕王阁序)()二、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名词活用名可名,非常名()_答案:名词作动词叫出2.形容词活用(1)欲以观其妙()_(2)弱之胜强,柔之胜刚()_(3)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_(4)小国寡民()_(5)使民重死而不远徙()_答案:(1)形容词作名词 微妙的地方(2)形容词作名
4、词 弱小的东西;柔软的东西(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甘;使美;使安;使乐(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使变小;使变少(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 三、古今异义1.名可名,非常名古义:_今义: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十分,极2.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古义:_今义:失传的或极难掌握的学问;高明而独到的学问答案:1.不是永恒不变的2.抛弃学问四、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翻译:_2.莫之能胜。()翻译:_3.天下莫柔弱于水。()翻译:_4.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翻译:_答案:1.判断句。无标志的语意判断句。可以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可以被叫出的名称,就不是
5、永恒不变的名称。2.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宾语“之”前置于谓语“能胜”前。什么也不能胜过它。3.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水”置于谓语“柔弱”后。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4.定语后置句。定语“百倍”置于中心词“利”后。弃绝一切智慧、聪明,人民会有百倍之利。核心导学讲练互动区萃取知识的精华细研深究突破重点【语句品评】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句意品读】“无”和“有”是用来指称“道”的,用来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一个过程。“道”是“无”中“有”和“有”中“无”,它超越人的经验世界,是对宇宙、人生独到的悟解和深刻的体察。【知行启迪】人们在面临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时,不可拘泥于万事
6、万物的表象,而应该用心去体悟“道”的实质。如牛顿无意中观察到苹果落地,引起兴趣,感觉到苹果与地球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或作用力,这就是“故常无,欲以观其妙”。但是这只是初步认识,他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有目的性地做了很多实验,最终验证了万有引力的存在,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句意品读】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摒弃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没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国家就不得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3高三语文最新专题综合演练课件:语法类语病(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