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2018部编版)授课典案:20.创造宣言.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2018 部编版 授课 20. 创造 宣言
- 资源描述:
-
1、20创造宣言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道理论据驳斥错误观点,从而得出正确观点的驳论方法。2分析全文,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3品味文章语言的精妙。4增强自信,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具体事例及道理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其作用。【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搜集处理材料的能力。2引导学生树立创造意识。来源:学#科#网【教学方法】 自主互助、主题阅读。【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白板。【课时安排】 2课时来源:1【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关于自信的心理测试题。(见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测,教师统计自测
2、结果。3教师根据自测结果,导入新课。从调查的结果看,有部分同学缺乏自信心,这样,在遭遇挫折或陷入人生低谷时,难免灰心丧气。如何重树自信,创造或重新开创自己灿烂的人生,是许多人所关注的问题。陶行知先生的这篇创造宣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作业(课堂练习)1词语解释。(见多媒体课件)2检测有关议论文的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指什么?(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3)主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4)议论文有哪几类?(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6)驳论文中需要有作者的正确观点吗?三、研读课文,整体把握1作者简介。(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作者,教师在学生活动的基
3、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补充总结。)来源:1ZXXK2学生朗读课文。3学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属于驳论文,作者主要是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进行反驳的?明确: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五种错误观点是: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年纪太小,不能创造;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2)作者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明确:作者主要运用了典型事例与名言警句来进行批驳。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学生回答后,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具体事例。)(3)学生根据查阅的资
4、料,介绍事例所涉及的人物。(不要求面面俱到,每个学生只要能讲出熟悉的一两个人物的有关事例就行。学生作答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主要人物的简介。目的是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感受自信,感悟创造。)(4)文章中有作者的正面观点吗?如果有,是什么?明确:有。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此题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确,在驳论文中,除了对方的错误观点外,必然有作者的正面主张。)(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明确: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
5、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以上五个思考题,都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四、品读课文,体会特色1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明确: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运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在学生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抓住其中的一两点加以展开即可。教师则在学生分析后,对答案进行整合。)2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以下提供的例句是文章中出现的
6、运用修辞手法的主要例句。学生不一定都能涉及,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的思路,在学生讲述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总结。)(1)排比。“有人说不能创造”六个段落。明确:运用排比段,指出“不能创造”的五种错误观点,然后进行一一批驳,进而引出作者的观点。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明确:强调在单调的生活中同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驳斥第二种错误观点。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明确: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驳斥第五种错误观点。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
7、来、走出来、造出来的。明确: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明确: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人才无意于创造。明确: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明确: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2)比喻。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明确: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
8、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教师总结:本文叙议结合,运用大量的排比,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鼓励我们发掘潜能,勇于创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鼓动性。五、课堂练习1本文的结构如何划分?2作者所举的“不能创造”的五种错误观点是从哪些角度提出的?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六、课堂小结同学们,大家了解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口语交际讨论课件新人教版20180903250.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