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学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愚公移山 人教版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23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愚公移山学案内容预览:23愚公移山学案设计人: 刘杏林教师寄语: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 -伏尔泰学习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过程:一、文学常识、作者: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的有关古代资料编写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文体: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喻或劝戒的意味。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
2、提示句子停顿。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2、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1)通假字(2)古今异义(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A.吾与汝毕力平险毕: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用尽。 险: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词活用作状语,用箕畚。(5)特殊句式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主谓倒置),谓语前置以突出感叹语气,即“汝之不惠甚矣”,你太不聪明了。B.告之于帝倒装句(状语后置),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情。C.帝感其诚被动句,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三、问题探究1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
3、困难?2、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叟”对举,有什么深意?3、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4、为什么用这个神话结尾?四、拓展延伸“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吗?五、课堂小结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对寓言的理解要通过故事叙述了解故事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而不要纠缠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神话故事是否与迷信有关,甚至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愚公的形象等。这些都与阅读寓言的本义有违背的。六、中考真题演练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