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8课 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缺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学案: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 WORD版缺答案 2019 2020 学
- 资源描述:
-
1、第8课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学目标1.在朗诵中体会诗歌丰富的想象和天马行空的行文气势。2.体会诗人当时的写作心境,体悟诗歌所表现出的复杂的思想情绪。课内自主学习一 文化常识1.课文背景解读此诗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天宝四载(745),李白由东鲁(今山东)南游吴越,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2古文知识积累(考点)(1)西夏是党项人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宋朝称为夏国,因为在中国西部,故又被称为西夏。(2)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
2、为婚姻。(3)“仪凤”指年号,这种年号纪年法开始于汉武帝刘彻时期,一直沿袭到民国。(4)祠部是官署名,在唐代是尚书省的礼部四司之一,非“六部之一”。(5)夷是中国古代对东方各族的泛称,亦称“东夷”;有时也泛指四方的少数民族。二 古诗文基础1.字音识记天姥(m) 瀛(yng)鸾(lun) 著(zhu)剡(shn) 谢公屐(j)渌水(l) 訇然(hn)2通假字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列”通“裂”,分裂)3古今异义(1)烟涛微茫信难求古义:实在今义:指书信、信息等(2)云霞明灭或可睹古义:暗今义:使熄灭;灭亡;消亡(3)势拔五岳掩赤城古义:超出今义:拉出,抽出;挑选;夺取4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对
3、此欲倒东南倾(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倾”的趋向,向东南)云青青兮欲雨(名词作动词,下雨)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作动词,弹奏)洞天石扉,訇然中开(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中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名词作动词,侍奉)古来万事东流水(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动词的活用栗深林兮惊层巅(动词的使动用法,栗,使战栗;惊,使震惊)(3)形容词的活用熊咆龙吟殷岩泉(形容词作动词,震响)5特殊句式省略句且放白鹿青崖间(“白鹿”后省略了介词“于”)6默写填空(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本文主旨和诗人高尚节操的诗句是:“?”(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
4、出行工具的诗句“”和“”令人叹为观止。(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4)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3)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4)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三古今对译梦游天姥吟留别层解:开篇四句用“烟涛微茫”的瀛洲来陪衬天姥山。句中一“信难求”一“或可睹”,使人油然而生神游天姥之念,使诗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层解:综合运用了衬托、对比、夸张等手法,写出了天姥山的高大、壮丽、雄奇,为下文梦游做了很好的铺垫。段解:
5、点明入梦的缘由,渲染天姥山气势雄伟,令人神往。层解:入梦第一景:月夜渡湖清幽雅致。层解:入梦第二景:(白昼)著屐登山雄奇壮观。这里除了有驻足半山,远望海上红日升空、听闻天鸡高唱的辽远空旷的意境美之外,还有一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的情感蕴含其间。层解:入梦第三景:(傍晚)山中奇景神奇迷离。这里描写了一幅昏暗恍惚、神奇迷离之景。层解:入梦第四景:(夜晚)神仙登场壮丽非凡。仙境的光明、辉煌、欢乐,让人心驰神往。诗写到这里,梦境达到了最高点,诗人的幻想也达到了极致。层解:此处情节再一次发生变化,掀起了更大的波澜,一个“忽”字将诗人从绚烂缤纷的仙界拉回到现实。诗人刚才还在与众仙共舞,突然间回到现实社会,其
6、失落、惆怅之情,通过接二连三出现的“忽”“恍”“惟”“失”等字表现得淋漓尽致。“恍惊起而长嗟”正是从梦境中惊醒后那种不知所处、怅然若失的情状的鲜明写照。段解:详写梦游幻境的见闻和感受。层解:诗人从梦中醒来,一时难以接受现实,禁不住发出快乐短暂、时光无情、世事无常的悲叹。“古来万事东流水”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层解:写诗人由梦醒后的低沉、失望转为感慨,揭示了全诗的中心思想蔑视权贵、追求自由。课内文本探究一|文脉梳理二|文本探究1全诗的诗眼是哪两句?请简要分析。考点:抓住“诗眼”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我的答案: 提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全诗的诗眼。它揭示了全诗
7、的主旨。对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于抗争,它显示出诗人对封建社会现实的憎恨,对自由的热爱和向往、对个性的追求,体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2诗人游的是天姥山,却首先谈瀛洲,有何用意?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天姥山的高峻的?考点: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我的答案: 提示:开篇用“烟涛微茫”的瀛洲的难求、难得来衬托天姥山的可睹、可寻,这便是陪衬、铺垫的手法。这使得诗从一开始就带有神奇的色彩,引人入胜。作者将它与五岳、赤城、天台山进行对比,把其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它纵可连天,横可遮天,五岳赤城不在话下,万丈天台拜倒脚下。事实上天姥山只不过是浙东一处灵秀之地,与天台山并峙,较五岳却是小巫见大巫,这便是诗人用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473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