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七第2课教战守策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学年语文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训练:专题七第2课教战守策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学年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基础过关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今不为之计(考虑,谋划)B致民田猎以讲武(招致)C豢于游戏酒食之间(安养)D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平日)解析:选B。致,召集。2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B以为生事扰民C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D一旦出身而蹈死地解析:选D。出身,古义:投入、献身。今义:早期经历所决定的身份。3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B暴秦之欲无厌C消耗钝眊,痿蹶而不复振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解析:选C。A.顿,同“钝”;B.厌,同“餍”;D.振,同“震”。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2、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则固以破其奸谋A每岁终则聚于郡府B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解析:选B。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那么”。A.就;C.是;D.却。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臣欲使士大夫尊尚武勇,讲习兵法;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阵之节;役民之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每岁终则聚于郡府,如古都试之法,有胜负,有赏罚,而行之既久,则又以军法从事。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又挠以军法,则民将不安,而臣
3、以为此所以安民也。天下果未能去兵,则其一旦将以不教之民而驱之战。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5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而用之不以渐(逐渐,缓进)B此臣所谓大患也(担忧)C教以行阵之节(节度)D又挠以军法(扰乱)解析:选B。患:祸患。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则其为患必有不测 B然议者必以为无故而动民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言之,貌若甚戚者C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 D.又挠以军法吾尝终日而思矣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解析:选D。介词,用;A.他们的/其中的;B.的人/的样子;C.表转折,却/表修饰。7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庶人之在官者
4、B无乃尔是过与C府吏见丁宁 D古之人不余欺也解析:选A。定语后置句,其余三项是宾语前置句。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臣以为此所以安民也。译文:(2)夫无故而动民,虽有小恐,然孰与夫一旦之危哉?译文:答案:(1)可是臣认为这才是安定人民的好办法。(2)平时召集百姓进行训练,虽然有些小的恐慌,可是跟突然让那些没有受过训练的百姓上战场的危险相比,又怎么样呢?(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5568.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