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二单元 4 《诗经》四首巩固提升案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经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练习:第二单元 4诗经四首巩固提升案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
- 资源描述:
-
1、一、基础考查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B胡取禾三百囷兮C岂曰无衣?与子同泽D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解析:选B。A项,“视”通“示”,“恌”通“佻”;C项,“泽”通“”;D项,“县”通“悬”。2下列各诗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胡:随意地B王于兴师,脩我戈矛脩:通“修”C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周行:大路,引申指大道理D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沉溺在欢乐之中解析:选A。“胡”在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与意思相同,与意思相
2、同B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相同C与意思不相同,与意思相同D与意思不相同,与意思不相同解析:选B。中“矣”是助词;中“反”,反复,变心;中“反”,违反。4下面有关诗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诗经编成于战国时期,共305篇,又称为“诗三百”。C“诗经六义”是指赋、比、兴、风、雅、颂。D“国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曲的歌辞;“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礼的民歌。解析:选B。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
3、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李之仪:宋徽宗崇宁初,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州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起句照应题目,“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C“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741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年秋九年级语文部编版课件:16 孤独之旅 (共20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