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宝鸡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宝鸡 中学 语文期末 试卷
- 资源描述:
-
1、试卷类型:A 2022年宝鸡中学高一语文期末试卷说明:1、本试题分两卷,第I卷的答案要涂到答题卡上,第II卷答在试卷上。第I 卷不交 2、全卷共六大题29小题,满分120分,120分钟完卷。 第 I 卷(42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罢黜茁壮 咄咄怪事相形见绌 B磨砺勉励 晴天霹雳老骥伏枥 C揣度祥瑞 急湍甚箭惴惴不安 D饴糖怠慢 贻笑大方百战不殆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疏浚竣工以儆效尤 不能越雷池一步 B奖掖赋与翻然醒悟小不忍则乱大谋 C沧桑就序徇私枉法树欲静而风不止 D隐患蜇伏韬光养晦温良恭俭让
2、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我的意见很不成熟,开个头,算抛砖引玉吧,请大家发表好的意见。 B这几个蠢贼竟敢到公安局去作案,真是班门弄斧,自投罗网。 C人们对日本政府热衷于派兵外出维和,早就看出了它醉翁之意不在酒。 D这个人一遇困难就怨天尤人,好像他做事就得人家为他准备好一切似的。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秀丽迷人的清明上河园,近年来因旅游业的兴盛而_ 鹊起。 现代化城市需要高雅艺术,而高雅艺术更需要现代化城市的扶持,这已是无可_的事实。 大陈庄的陈来运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此家里一直不_。 A名声 质疑 富余 B名声 置疑 富裕 C声名
3、 置疑 富裕 D声名 质疑 富余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是 ( ) A.人们被老人那清晰的思路、乐观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心深深感染了。 B.我们这个大约50人左右的班级,已有35个共青团员。 C.如果贵公司不履行本协议中有关义务,那么又有谁能担保我们之间的贸易能顺利进行。 D.他和队友们十几岁时就来到了集训队,几年来,他们日夜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友谊。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作为爱国诗人,闻一多的确是独特的。正因为如此,朱自清对他的评价才显得如此具有洞察力。 B.中国剪纸的题材有经史故事、神话、风俗人情等等,真是包罗万象。 C.作为音乐教师的她,轻轻地哼着“
4、摇篮曲”,孩子在她怀中慢慢睡着了。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 ) A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谋议或辞说,由西汉刘向编撰而成。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C舒婷,福建籍女作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朦胧派诗人,她在致橡树一诗中,使用象征手法,以与橡树并肩挺立,根相连,叶相触的木棉,表达了既平等独立又相依相知的爱情观。 D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诗中写到“那河畔的金柳
5、,是夕阳中的新娘”,其中,“新娘”的比喻充满新意,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一见钟情。 8、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秋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文公当时为侯爵,故称“晋侯”;秦穆公当时是伯爵,故称“秦伯”;郑文公当时为伯爵,故称“郑伯”。 B、“君”、“子”用作尊称,相当于“您”;“执事”用作敬称,称对方,相当于“您”;“公”也可用作敬称,如称“左师公”。 C、“贱息”是对自己儿子的蔑称,“填沟壑”是谦称自己的死;“山陵崩”则是委婉说法,指国王或王后的死。 D、“窃”是表示自谦之辞,“玉体”是尊称对方身体,“辇”是人拉的车子,“媪”是对年老妇人的尊称。 9、下
6、面文字划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这就好比一个人远远而来,_:这时候,我们算把他全部看清了。 最初我们只看到他穿的是长衣或短褂 最后,才看清了他的眉目 然后又看清了他是方脸或圆脸 然后又看清了他是胖是瘦 A、 B、 C、 D、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012题。(每小题2分 共6分) 老 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0选出对语句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形象地展示了老马的负重与悲苦。 B老马“把头沉重
7、地垂下”。“有泪只往心里咽”,写出了老马逆来顺受,不思反抗、心胸狭窄的情态。 C表面是写马,而实际是写人,写旧中国倍受奴役的劳苦大众。 D作家善于用动词,“扣”“垂”“咽”等词语,都浓重地烙上了作者深深的感情。 11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只截取了装车那一刻的情景,画面也只突出了老马头部的动作,却表现出老马凄惨的处境和悲苦的命运。 B诗中的老马肉体和精神上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它在苦难的生命中挣扎、企盼,它的性格中有善良,有坚韧,更有不屈的反抗。 C这首诗,有人认为表现了旧中国的劳苦大众,有人认为有诗人的影子,有人认为诗人要表现的就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读者如何理解,自可见仁见智。
8、D这首诗语言朴素而传神,像“横竖”、“扣”本是极平常的口语,用于诗中却能真切地反映出老马的命运及诗人对它的深切同情。 12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第一句诗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第二句诗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第三句诗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
9、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三、文言文阅读(18 分,每题2分) (一)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316题。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13、下列各句与“以为莫己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 ) A、无乃尔是过与? B、赵氏求救于齐。 C、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D、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中“少”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A、太后之色少解。 B、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C、邻国之民不加少。 D、世俗共短
10、儒生,儒生之徒亦自相少。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中“穷”意思相同的是 ( ) A、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B、穷寇莫追。 C、觉宇宙之无穷。 D、不忍穷竟其事。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 A、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B、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C、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D、闻所未闻。 (二)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721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
11、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学不可以已 已:完毕。 B、木直中绳 中:符合。 C、輮以为轮 为:成为。 D、金就砺则利 就:凑近。 18、下列句中“则”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学而不思则罔 B、位卑则足羞 C、则知名而行无过矣 D、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1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斗折蛇行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