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高山流水_沪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高山流水_沪教版.doc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
- 资源描述:
-
1、高山流水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对照译文,读懂课文,并能正确理解“鼓”“琴”“方”“志”“善哉”“巍巍”“乎若”“少选”“曰”“洋洋”“破琴”“复”“无足”。2、能正确区分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4、了解“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明白知音难得,要珍惜友情。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教具准备:高山流水课件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1、听一段乐曲。(媒体出示录像)师引语:我们听到的乐曲,就是著名的古曲高山流水。它是由著名的古代音乐大师 俞伯牙创作的。(媒体出示)当年,俞伯牙来到
2、了汉阳江口,琴兴大发弹曲,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此时有人大声说:“先生,我是个打柴的,您的琴声绝妙!”俞伯牙问:“你既懂琴,请说说刚才我弹的是何首曲子?” 那打柴人笑答:“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弹到第四句时,琴弦断了。” 俞伯牙忙请他上船来细谈。打柴人看到俞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他还说了瑶琴的来历,(媒体出示)更让伯牙佩服。于是,俞伯牙又弹曲,钟子期在一旁听之,他们因此而相知相交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补充板书:26)(媒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3、这个故事又常被后人称为伯牙绝弦(板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文?谁能说说学习古文的方法?二、初
3、读课文,了解古文大意。1、 “读文”:(1)自由、大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看着屏幕,再次朗读课文。2、“解意”:(1)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3)质疑3、师:再读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呆会儿一起交流。三、研读课文,体会友情的珍贵。 (媒体出示)课文,理解重点字词。1、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弹(瑶)琴的时候,钟子期在一旁听(听什么?听伯牙弹琴这就是“之”的意思)2、方鼓琴而志在高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