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5金色的鱼钩_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教案 15 金色 鱼钩 新课
- 资源描述:
-
1、 第十五课 金色的鱼钩 教案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
2、,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教学目标】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1.知识与技能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
3、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
4、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学会认读12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红军过草地是时的艰苦情况。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展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课时安排】 1课时【
5、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播放视频)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是七律长征。 师: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段感人的故事。 2. 板书课题金色的鱼钩。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发黄的历史,走进草地深处,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吧!二、初读感
6、知1.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交流识字方法:通过熟字加偏旁识字:果稞、唐搪、敖熬、乞疙、电奄、壹噎、秀锈。教师指导学生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颧”左右结构。左大右小,注意左边字画较多,要紧凑。“鬓”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注意上边的笔顺,笔画要紧凑。下面是“宾”“敛”左右结构。左大右小,左边最后一笔是提。(2)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标出自然段。2.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他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3.理解词语。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出示词语: k tng o q
7、un bn g d lin yn i y青稞 搪瓷碗 熬夜 颧骨 两鬓 疙 瘩 收敛 奄奄一息 唉声叹气 噎住A. 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词语理解:瞻仰:仰望,恭敬地看。抽噎:一抽一抽地低声哭泣。支吾:说话含混躲闪。奄奄一息: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垂危。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收敛:(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无边无涯:没有边际。三、精读领悟 1.全文共分几部分?第一部分 (第1-2段):老班长接受任务。第二部分(第3-22段):老班长护送病号。第三部分(第23-33段):老班长壮烈牺牲。第四部分(第34段):我们永远怀念老班长。2.第一部分(1)品读第1-2自然段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