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9:第13课 宇宙的边疆 WORD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设计9:第13课 宇宙的边疆 WORD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学 设计 13 宇宙 边疆 WORD
- 资源描述:
-
1、宇宙的边疆【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3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了解解说词的特点。2引导学生借助文中精辟的议论和热烈的情感抒发,了解作者对宇宙和人类的思考,并引发自己的思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是一些悬浮于太空中的细小微尘,如果有人指着其中的一粒说,这个上面有上万亿个生命,有山河大地,有飞机轮船,有亭台楼阁,有万家灯火,谁会相信呢?我们再来看看这张照片,这也是一些悬浮在太空中的细小
2、微尘,这儿有一粒是蓝色的,它就是我们的地球,直到今天,人类还无法知道宇宙的边疆,人类和自己居住的星球,如同微尘,在太空中漂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来探讨它,在这茫茫无际神秘莫测的汪洋中,我们就走进卡尔萨根的科普著作宇宙,请他为我们介绍。二、作者简介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成就。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他
3、的科普作品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电视系列节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热烈反响。主要作品还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三、文体简介解说词的文体特点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
4、(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四、自主学习(一)夯实基础眩(xun)晕 战栗(l) 崭(zhn )新 踝(hui)节 夙(s)望 广袤(mo) 璀璨(cucn)(二)整体感知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分几部分介绍宇宙的?概括说明。(因为学生已经预习了,所以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做必要的补充)明确:1.总分为五部分探索宇宙的奥秘并说明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介绍宇宙中的星系;介绍宇宙中的恒星;介绍恒星和太阳系;最后回
5、归到人类的家园。宇宙星系(星系群、子星系)恒星太阳系行星各部分详细说明宇宙(16):主要说明了宇宙是广袤、永存的,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探索宇宙的意义、方法、程度及宇宙的组成。星系(711):主要介绍星系的组成部分以及星系同样大的令人惊讶,继而介绍了星系群、子星系,其中子星系是详细介绍的。恒星(1215):写了恒星的自身的特点(发光)、存在的状态和它们年龄的判断方法(所发光的颜色);同时也写了恒星被行星包围的及彗尾的产生原因。行星(1618):写了我们所在的星系及地球,进而介绍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旅程将会还在继续。2.说明顺序解说词具有一定的视觉性,随着摄影镜头由大尺度空间到小尺度空间,缓缓
6、推进。就我们的阅读来说,课文已经脱离了电视视觉画面(还能感觉到电视画面对文字的影响,如“我们现在已经回到了我们的后院”等介绍性词语),独立成篇,从说明顺序上看,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从大到小(这个环节是为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整合,整体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问题探究1.人类认识宇宙,是从地球开始的,为什么作者的解说,不沿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进行呢? 明确:当然,按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历程来介绍,也未尝不可。课文的介绍顺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规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这样介绍便于知识的梳理;其二,这是电视片的解说词,由摄影的角度来看,先整体后局部便于把握,而先局部后整体,表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