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1:第9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WORD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21:第9课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WORD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学 设计 21 父母 孩子 之间 WORD
- 资源描述:
-
1、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2.体会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教学难点】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的分析。【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课前准备】1.布置预习:边读边勾画自己认为对理解文章有重要影响的词句,以及自己理解有困难的词句,以便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2.布置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个题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就在父母的爱中长大,随着你的成长父母也开始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爱。大家现在回
2、忆一下你对这种爱有哪些体会?以往我们的感受都是很具体和感性的,而我们今天就站在理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份爱。这篇文章是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在学新课文以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如何来理解以上观点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二、教学步骤:(一)相关资料:1.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
3、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达到这目标尽管困难,但这不足以成为理由,从而不去寻找造成这一困难的原因和了解克服困难的条件。为了使这一问题不再复杂化,我努力在这本书里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同时也尽量不援引别的资料。但是在另一个问题上,我却没有找到圆满的解决办法。我这里尤指的是我在这本书里重复了我以前著作里的思想。我的逃
4、避自由和精神分析和伦理学这两本书的读者会在这本书里看到我在上两本书里已经提到过的思想。但是爱的艺术绝不是这两本书的总结,这本书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思想。当然就是旧一点的思想在这本书里也会获得一层新的意义,因为这些思想现在都围绕着一个题目:那就是爱的艺术。2.艾弗罗姆(19001980),美籍德国精神病学家,新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创始人,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年入慕尼黑大学研究精神分析,并在柏林精神分析学院接受训练。1929年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学院和法兰克福大学任教。1934年移居美国。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
5、大学、耶鲁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弗罗姆十分重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具有孤独感,这是人在社会中达到个性化的必然结果。为了医治病态社会,他提出通过改善人的心理,解决有关人们的劳动组织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建立一个友爱、互助、没有孤独感的理想社会。著有逃出自由、精神分析与宗教、论健全的社会、人类破坏性的分析等。(二)整体思路:文章一共10段,给大家几分钟时间浏览全文,概括每一段内容(讨论后明确),文章共分三个部分:A.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3)婴儿时期不具备爱的能力(是一个自恋阶
6、段);生长发育阶段渐渐有母爱的体验;少年时代通过自己的努力唤醒爱,创造爱。B.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7 )幼儿时期开始认识世界(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渴求母爱);母爱与父爱的本质区别;阐述父爱的本质C.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成为自己的父母(810)。指出父爱和母爱的不同要求提出成熟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总结全文(三)具体分析:1.母爱和父爱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的表现是怎样的?有什么本质区别?明确:(1)母爱的特点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母爱是无条件的。(讨论:其实
7、母爱也是有条件的,想从孩子身上得到慰藉和希望,失去孩子会空虚失落,望子成龙是寄希望于孩子,这是潜意识的存在。不过,母爱最缺少动机和目的性。)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消极面: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取。(2)父爱的特点: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象。”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2.对父爱与母爱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开学大礼包》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选考2.2.1 筛选整合(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