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

类型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表格教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204046
  • 上传时间:2025-11-14
  • 格式:DOC
  • 页数:2
  • 大小:24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
    资源描述:

    1、年级八学科语文主备人王瑞第一修改人教学课题渡荆门送别时间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2、 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3、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4、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5、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和内涵。2、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教学方法:自主讨论法、探究法教学准备多媒体教 学 过 程一、导入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课明珠。今天我们就借李白来重温经典。二、了解作者1作者可由学生介绍。2教师补充介绍。(多媒体展示)三、朗读,感受渡荆门送

    2、别的美。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及节奏。2教师范读。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4全班齐读。四、写作背景(多媒体展示,一学生朗读)五、合作探究,品味美点1写作背景紧扣第一联 记叙出蜀 远渡地点 远行目的2、 作者在此与谁难分难舍呢? 清人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你觉得呢? 明确:我爱这故乡之水,她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 运用拟人手法,借故乡水深情送别,深切地表现出自己离乡时的依依不舍、对故乡的思念。 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登崖州城作 作者借_表明自己对_的_之情。3. 假设你就是李白,正站在行舟上迎着勇敢的风,请你挥笔记下眼前

    3、这让你感慨万千的风景。 (提示:勿直白翻译,力求表现景象的特点和作者心情。) 群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流入广阔无际的原野,是那样地寥廓、高远。 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象从天上飞下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妙景象。大家。4. 这两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你能谈谈这两联好在哪里吗? (提示:炼字、修辞、写景角度、景物的特点。)(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展现了楚地壮阔的景色,用远景勾勒出一幅气势雄浑的万里长江图。(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转化视角,描写长江近景;(3)“随”将

    4、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生动再现出来,给人以空间的流动感。 “入”字仿佛江水流入原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例: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社戏(4)将水中的月影比喻成明镜,从俯视的角度写出了江水进入平原后的平静; 从远望的角度用海市蜃楼形容云霞之美,衬托江岸的辽阔。 “飞”写出了月亮轻盈的动态,表现了生活在蜀中的作者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从而衬托喜悦的心情。六、 小结全诗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_的心情和_的激情,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_之情。 七、自由背诵本首诗。八、检查背诵。九、拓展延伸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学生抓关键字词,品诗句的特殊送别情谊。板书设计渡荆 叙事船过荆门 (山、江)雄浑开阔门 写景 送 (月、云)优美奇特别 抒情依依不舍,思乡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渡荆门送别》表格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404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