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黄鹤楼》教学设计(1课时4页).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唐诗五首-黄鹤楼
- 资源描述:
-
1、黄鹤楼教学设计孙娜导入:说到唐诗,我们头脑中会闪现出许多或汹涌奔腾或静谧甜美的画面,说到唐代诗人,我们就会想到有“诗仙”之称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可是你知道吗?有一个人的一首诗,曾经让才华横溢的李白佩服之至,并为之搁笔,那就是崔颢所作的黄鹤楼(板书课题、作者)。这首诗究竟好在哪呢?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学生齐读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 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读悟结合,学习解读诗歌的方法。学习重点: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读悟结合,学习解读诗歌的方法。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事默读下面对诗歌相关内容的介绍,读后将你的收获或感受、或评价等用勾画或批注的方法记录下来。(分享
2、时请用自己的话说,千万不要照着念。)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始建于三国时期。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历代文人墨客登楼吟诗作赋,畅抒情怀,留传至今的诗词逾千首。2.关于黄鹤楼的传说。古代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氏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辛氏盛情,临别时,在墙上画一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时,会跳舞劝酒,从此酒店生意红火。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去。辛氏为纪念此事,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
3、人,在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纪念费祎,便在这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3.崔颢崔颢(ho)( 704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注意此时他的年龄)。唐诗三百首(后人对唐诗的选集)把黄鹤楼列为七律诗中的第一首。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二、朗读诗歌1默读诗歌,借助现代汉语词典查找生字或多音字读音,并将读音标注在原文上。你提醒大家应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及字形: 2组内两人结对互相听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3小组内部齐读。三、理解大意1.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大意,不懂的
4、字词查现代汉语词典。2.对子互译。一人读诗,一人说大意(在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对画面进行描绘更好)。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了这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金碧辉煌的黄鹤楼在阳光的照射下愈发显得宏伟与壮丽。登临此楼,仰望长空,一碧如洗,唯有白云千朵,悬浮于天地之间,没有一丝杂色,就是那样不沾烟火气地洁白,没有目的,没有方向,悠悠地飘荡。胸中的一切仿佛都被荡涤而去,怎么不令人油然而生清寥孤寂之感。在
5、温暖阳光的照耀下,汉水平原黄鹤楼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在风的吹动下,那披着绿衣的生灵也会慢慢地跳起舞来,显得那样快乐活泼。再向黄鹤楼的东北角望一望,那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在那个美丽的鹦鹉洲上,鲜嫩的芳草长得极其茂盛,让人情不自禁想伸出手去抚摸,闻着它,似乎也正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芳香。太阳渐渐向西方坠落,远处辛勤工作的人,已收好农具准备回家。想想自己,还在遥远的旅途之中,江上的雾气波涛,更使人感到路途的的迷茫,真不知何时才可走完这迷茫的路途啊。看看天,看看地,哪儿是我的家,我的家又在哪儿?天色渐渐暗下来了,心中的归思,怎一个愁字了得?3.组长组织成员交流,取长补短,选出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40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5—2016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与尹师鲁第一书》(共4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