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墨家第6课兼爱非攻课时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_2020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单元 墨家 兼爱 课时 作业 解析 粤教版 选修 先秦 诸子
- 资源描述:
-
1、兼爱 非攻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察乱何自起察:考察B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窃:偷偷地C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劝:劝勉D故书其言以遗后世 遗:遗留【答案】B窃:偷窃。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父之不慈子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B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若以此说往C爱人若爱其身 若知其不义也D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 此何也【答案】AA项“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项“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按照”。C项“其”:人称代词,“自己的”;指称代词,“那些”。D项“也”:助词,表句中停顿;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有活用情况的一项
2、是()A杀一人谓之不义B故贼人以利其身C皆知而非之D盗爱其室【答案】B贼,名词活用为动词,“残害”,其他为一般动词。4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亏人自利也。B当察乱何自起?C句读之不知。D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答案】DD项为判断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句。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虽至天下之为盗贼
3、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治:治理B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譬:譬如C治乱者何独不然 然:对的D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自:从【答案】C然:这样。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B必知乱之所自起某所,而母立于兹C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D治乱者何独不然杀一老卒,何甲也【答案】DD项“何”:疑问副词,“为什么”。A项“以”:介词,“把”;介词,“因为”。B项“所”:代词,“的地方
4、”;名词,“地方”。C项“焉”:连词,“才”;兼词,“于此”。7翻译下面的句子。(1)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_(2)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_【答案】(1)即使是在全天下做小偷的人也是这样:小偷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盗窃别人的家来使自己的家受利。(2)强盗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来使自己受利。(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
5、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窃:偷盗B上为政者,得则罚之 得:抓到C至攘人犬豕鸡豚者 攘:夺取D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 甚:很,非常【答案】D甚:厉害,严重。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亏人愈多 苟:如果B其不仁兹甚,罪益厚 兹:
6、滋长C攻国,则弗知非 非:谴责D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别:区别【答案】B兹:更加。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不仁兹甚,罪益厚其皆出于此乎B以亏人自利也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C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D此何故也何其衰也【答案】CC项“之”:助词,“的”。A项“其”:代词,“他的”;语气词,表揣测,“大概”。B项“以”:介词,“因为”;动词,“认为”。D项“何”:疑问代词,“什么”;感叹副词,“多么”。二、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3题。子墨子言曰:“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驯其臣,私令人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
7、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越王击金而退之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令(让)退下来。B乃若夫少食恶衣 恶:形容词,不好的。C人亦从而利之 利:名词,利益。D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特:副词,只是,不过。【答案】C利:动词,对有利。12对下列句中的“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0698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望海潮》说课课件17张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