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彭州市高三语文总复习课件:(新人教版)《文言文句式》1.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句式
- 资源描述:
-
1、高三语文复习课授课人:黄卫红200412文言句式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句四类。一、判断句常见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式及其变体。这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翻译时,句中出现的“者”、“也”不译,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字。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传)2、“为”式。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3、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起义较晚并且少见。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
2、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不、无”等表示否定判断。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6、没有标志词的判断句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5、用助词“耳”表示判断,译为“是啊”如:此亡秦之续耳。二、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1、“谓语于”式。用介词“于”引进行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2、“见谓语”式。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屈原列传)如把动
3、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出来,则使用“见谓语于”的形式。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3、“受谓语”式。“受”字,含有“被”的意思,后面省略了介词“于”,主动者没有引出。如需引出主动者,就构成“受谓语于”的形式。如:“受制于人。”4、“为动词”式。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它可紧挨着动词(省略了宾语),也可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5、“为所”式。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为”的行为主动者有时可以不出现,或承前省略,变为“为所”的形式。如:否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6、“被动词”式。这种句式与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金牌学案》2016秋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运用》课件:3.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