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四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自治区 赤峰市 2021 2022 学年 下学 月月 语文试题
- 资源描述:
-
1、赤峰四中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李卓吾评点西游记、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
2、。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为作品经典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评点”既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快感,又促进其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以字幕的形式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应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
3、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
4、幕”还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曲艺等艺术门类,尤其是相声、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为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摘自中国艺术报,作者胡一峰,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评点”
5、这种评论样式在明朝已经发展成熟,出现了金圣叹评点的水浒传、李卓吾评点的西游记、张竹坡评点的金瓶梅、脂砚斋评点的红楼梦等代表作品。B. “评点体”的评论绝不脱离原作品,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又和原作融为一体,是使作品经典化的一大推动力。C. “评点”的内容多种多样,可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也可以分析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语言要简短犀利、睿智幽默。D.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在视听艺术蓬勃发展的时代已经失去了用武之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用纵向的结构,介绍说明了评点体这种文艺评论形式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可能的发
6、展方向。B.一、二段对传统意义的“评点”和“弹幕”进行说明,指出它们表现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C.第三段从两个方面论证评点者将会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影响,其中“金圣叹”“搬运工”比喻十分形象。D.尾段从两个角度对“弹幕”这种新的评点形式可能的发展路径作了大胆的推测,对其未来的发展作了乐观的预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谓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优秀文艺评论者。B. “弹幕”介入的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因而相声、二人转这些艺术门类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C.与传统意义上的“评点”相比,“弹幕
7、”这种评论形式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更强。D.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应该会得到更深远的发展,甚至可能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二)实用类文本说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材料一:昨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授课期间,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实时互动交流。航空航天专家宋忠平称,此次授课实现了中国空间站授课零的突破,是太空授课常态化的开始,对于中国面向青少年的太空科普作用巨大。中国的“天宫课堂”面向全球直播,同时有益于带动全球青少年对太空的向往
8、。对于太空授课的难点,宋忠平认为是空间站等平台的搭建。他表示:对比国际空间站寿命即将到期,中国的空间站未来一段时间里可能会是人类唯一的空间站,这本身就足以证明中国的实力和对全人类作出的贡献。(摘编自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人民资讯2021年12月10日)材料二:“天宫课堂”始于2013年6月20日。当时,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神舟十号乘组成员、航天员王亚平在航天员聂海胜和张晓光的配合下,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随着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天宫空间站进入在轨建造阶段,“天宫课堂”于2021年12月和2022年3月两度开课,神舟十三号乘组的3名航天员在空间
9、站向全球观众演示了一批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并揭示背后的科学道理,激发了世界各国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同时,中国的科普事业也迈上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摘编自“天宫课堂”:中国科普新高度,国际在线2022年3月28日)材料三:日前,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办了“天宫问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近500名美国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中国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展开交流。在活动中,航天员乘组回复了美国学生提出的问题,给美国青少年学生答疑解惑并现场展示。参加此次活动的美国国家航天局退役航天员托马斯认为,中美在太空探索领域有广泛的合作潜力,这样一定
10、会鼓励更多的年轻一代为人类未来的命运不断探索。太空探索为全人类创造了合作的机会,增进了彼此的友谊和共同福祉。(摘编自“天宫课堂”上的美国中小学生北青网2022年4月18日)材料四: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为实现天地互联互通、即时通话,中国电科专门研制了天地卫星通信系统,在天地之间打造了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中国电科在陆海空、国内外各测控站点布设了多型号地面测控系统、遥测系统,并对卫星通信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效和高速调制解调器,大大提升了卫星通信传输能力。在搭建通信高速传输通道的同时,中国电科研制了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实现语音
11、、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实时交互,为天地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摘编自揭秘天地通话背后的电科科技,人民资讯2022月3月24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于2013年6月20日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由神舟十号乘组成员王亚平、聂海胜、张晓光完成。B.2021年12月9日,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探课,这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实现了中国空间站授课零的突破。C.中国驻美大使馆举办“天宫问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与美国青少年问答”活动,加强了中美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合作。D.中国电科通过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效和高速调制解调器
12、,升级改造卫星通信设备等多项措施,大大提升了卫星通信传输能力。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首次太空授课”,但两者所指并不是同一次太空授课活动,这两次授课活动时间相隔8年。B.航空航天专家宋忠平认为太空授课的难点是空间站等平台的搭建,也就是材料四提到的打造天地之间通信传输的“天路”。C. “天宫课堂”第一课,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天宫一号上,三位航天员向全球观众演示了一批精心设计的科学实验。D.2022年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此次活动还有近500名美国中小学生、老师和家长参与。6.我国多次设计举办“天宫课堂”及“
13、天宫问答”活动,其意义何在?请概括说明(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给狗倒碗饭骆驼父亲转过老家的墙角,一直顺着蜿蜒的石梯路向上。然后转过一个胳膊肘大弯,再从坎上的那根田埂上走过去。因为双手端着一个较大的碗,父亲的脚步十分缓慢,他的背看上去更加弯了。抗疫期间,父亲每天都要在这条路上往返三次。这个画面,是我哥通过微信视频发给我的。父亲是去给坎上那户人家养的狗喂饭的。那狗的主人叫春林子,从外省回来,有症状,被拉走隔离了。其实,父亲要去的目的地与我家的直线距离,就几十米。但要去到那家,必须绕道数百米,方能到达。对于父亲的举动,很多邻居都不解。二表叔说
14、父亲,没有骨气,春林子那样伤害你、伤害大家,你还去管他家的烂闲事,没骨气!父亲没有回复二表叔。他对村干部说,你们安排人把也被隔离了的春林子的老母亲照顾好就成。那狗东西没回来之前,给他那条狗倒饭,我管了。村干部叹口气,离开了。二表叔说的没骨气,是因为父亲说过气话,就算春林子死了,也没人管他。有一条祖辈留下来的老路,连接着邻近的几个村、几个组,那条路一直经过春林子家房前,几年前,春林子突然将那条路拦腰挖断了,并在断口的两头,栽上了两丛刺藤。他的理由是,过路的人经过他门口,将他家的狗吵醒了,严重影响了他家的狗睡觉。乡亲们骂他挖断祖辈留下的老路,做的是断子绝孙的事。春林子却大笑几声,我老婆都没有,还怕
15、断子绝孙。没办法,父亲和院子里几个老人一起,花了半月时间,将我家旁边竹林里的竹子砍光,修出了一条路来,重新连接起祖辈留下的那条老路。事后,春林子站在坎上骂父亲管烂闲事,砍了竹林,影响他看风景一提起春林子,镇村干部和乡亲们就没有好脸色。那年,村里新修柏油路,目标是路通到每个村民小组。通到我老家那个小组的路,要经过春林子的自留地的坎下面、我三爷家的自留地,我三爷爽快答应,不要一分钱的补助,还捐出2000元用于修路。时近年关,路基很快铺好,若铺上沥青,过年大家都可以在新路上行走啦。那天,路铺到三爷的自留地时,不知春林子一下从哪里冒了出来,躺在工程车前就不起来,他说修公路震动了他家自留地的地基,伤了他
16、家的风水,自己除了不交那户均800元的集资款外,还要求院子里凡是要过这条路的人,每人给他拿100元钱作为补偿。否则,他就不起来。父亲当即说,你没钱就直说,不要耍这些横。集资款800元,我给你垫付了,你啥时有,啥时给。没有,就当我捐给集体了。春林子说,我昨晚数了一下,我们院子里和周围要走这条路的,至少56人,啥时把钱给我凑齐了,我就起来。然后,他摸出一支烟,点上,仰面朝天,吐着眼圈。哪个不知道春林子啊,包工头一声令下,工程队和工程车半小时之内,就拉到其他村民小组去了。时至年关,人家工程队俏着呢。就这样,通往我老家村民小组那条路,多年以后才铺好。怎么说呢,我老家那个村,只要是关于乡村发展的事,比如
17、修水、修路,捣乱的一定有春林子;只要是有告状、惹事的,比如上访、打架,主角多半是春林子;哪家园子里菜少了,圈里的鸡丢了,明知道是春林子干的,乡亲们问都难得问,就当喂了野物了。很多次,派出所来人要将他带走,但还是被春林子气坏了的乡亲们,一起出面替他求情春林子还有一个79岁的、瘫痪在床的老母亲无人照顾啊。就这样一个人见人骂的角色,人们看见他家的石头都会来气,谁还愿意管他家的狗哦。父亲却一直坚持着这件事,乐此不疲。昨夜,很晚了,我哥打来电话,要我马上看几段他发来的视频。第一段视频里,春林子已经回到了老家,他坐在他老妈身边,说,谢谢村干部在他们被隔离期间,发来的那些大家照顾他老妈、照顾他家的狗的视频。
18、春林子痛哭流涕,直骂自己以前猪狗不如,关键时候,还是乡亲们在帮他,连他的狗,都管得那么好。第二段视频里,春林子像疯了一样,拼命地挖着他自己栽下的两丛刺藤。然后,将那条被他挖成的沟里填上土,夯实,铺上了石板。我打电话问父亲,为什么要坚持帮助春林子。父亲说,这哪里需要理由啊。狗的主人再怎么不叫人,但狗没罪嘛,那毕竟是一条命啊。乡里乡亲的,谁不遇到难处啊,只要用真情,石头都可以给它焐热了(小小说选刊2020年9期)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春林子家与“我”家的直线距离,就几十米。但因疫情防控的需要,父亲要给春林子喂狗,得绕道数百米方能到达。B.小说中邻居
19、们都不理解父亲,二表叔甚至骂父亲“没骨气”,是因为春林子干的缺德事实在太多,而父亲还说过气话。C.小说开篇父亲给春林子家喂狗的特写镜头与结尾春林子挖刺藤、填沟、铺石板的特写镜头相呼应,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D.小说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尤其是“坎上那户人家”“管烂闲事”“啥时有,啥时给”等土语,形象生动,亲切感人。8.文中画框的语句内涵丰富,在表达方法上也富有特色。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9.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两段有些画蛇添足,破坏了小说的含蓄美,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初,始皇尊宠蒙氏,
20、信任之。蒙恬任外将,蒙毅常居中参谋议,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赵高者,始皇举以为中车府令,使教胡亥决狱;胡亥幸之。赵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当高法应死。始皇以高敏于事,赦之,复其官。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乃见丞相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事将何如?”斯曰“:安得亡国之言!此非人臣所当议也!”高曰:“君侯材能、谋虑、功高、无怨、长子信之,此五者皆孰与蒙恬?”斯曰:“不及也。”高曰:“然则长子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乡里明矣!胡亥慈仁笃厚,可以为嗣。愿君
21、审计而定之!”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数以不能辟地立功,士卒多耗:数上书,直言诽谤,日夜怨望不得罢归为太子;将军恬不矫正,知其谋;皆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扶苏发书,泣,入内舍,欲自杀。蒙恬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复请而后死,未暮也。”使者数趣之,扶苏谓蒙恬曰:“父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更置李斯舍人为护军,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会蒙毅为始皇出祷山川,还至。赵高言于胡亥曰:“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以为不可;不若诛之!”乃系
22、诸代。太子胡亥袭位,二世欲诛蒙恬兄弟,二世兄子婴谏曰:“赵王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王建杀其故世忠臣而用后胜,卒皆亡国。蒙氏,秦之大臣、谋士也,而陛下欲一旦弃去之。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二世弗听,遂杀蒙毅及内史恬。(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豪杰亡秦)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B.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氏/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赵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C.赵高既雅得幸于胡亥/又怨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412寓言二则课件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