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为人民服务∣人教新课标.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12. 为人民服务 新课
- 资源描述:
-
1、为人民服务教案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
2、”,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教学目标: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1.知识与技能: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
3、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读读写写“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等词语。结合课文理解“重于泰山”“
4、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二教材分析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属论说文范畴。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 文章开头就鲜
5、明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然后结合当前的实际,从三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一是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二是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三是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选编这篇文章,有几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小学生初步接触议论文,感受议论文的表达方式,为初中学习议论文打下一点儿基础;二是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三教学重点1.教学本课的重点是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以
6、及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五教学准备:1布置同学搜集毛泽东的生平资料和他的作品。 2查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资料,特别是有关张思德的资料。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1.衔接导入: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2.介绍张思德的资料。(课件2)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给地主帮工度日,母亲和几个哥哥相继冻饿而死,父亲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张思德成了孤儿,是叔父叔母收养了他,11
7、岁时才读了几个月的书。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1944年夏天,张思德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了多出炭,张思德又参加了突击队,与战友一起开挖了一孔新窑。 9月5日中午时分,窑洞即将挖成时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课件3) 剥削、兴旺、解救、哀思、炊事员、重于泰山、轻于鸿毛、精兵简政、死得其所 (2)理解词语。(课件4、5) 泰山: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和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鸿毛: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精兵简政:缩小机
8、构,精简人员。 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为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3)通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课件6) (这篇课文通过关于毛主席深知张思德的经历有感而发的讲话,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从中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三)感悟课文,积累语言。1、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7)(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这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什么?(课件7)(2)全班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明确以下问题:讲我们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这个根本宗旨就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 旅鼠之谜 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