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5_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1湘夫人测基础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同步 精品 课堂 2015 _2016 学年 高中语文 专题 01 湘夫人 基础 新人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欣赏
- 资源描述:
-
1、湘夫人(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题目。(11分)生查子独游西岩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谁怜汝?岁晚太寒生,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本词为词人罢官闲居上饶时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1)这首词题目中的“独”字是如何体现出来的?(5分)【答案】词人在罢官失意之时,独居山中溪畔,欲招青山,而青山不来。岁暮寒冬,青山“劝我溪边住”;长夜难眠,明月听“我”诵诗书。词人只能以青山为伴,与明月为友,表现出词人的孤独和寂寞。(5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词的最后两句“夜夜入清溪,听读
2、离骚去”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拟人,岁暮天寒,只有明月潜入清溪,默默相陪,听词人诵读离骚。用典,词人借用屈原的离骚,抒发了有志难伸的满腔郁愤。衬托,月悬高天,明月为伴,衬出词人的高洁与孤独。(6分,每点2分,答出两点可给5分)【解析】试题分析:对于诗歌中的表现手法的判定,要注意立足于诗歌整体,不要就句论句。就本题来说,根据词的下片,可知是明月“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可见是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而月悬高天,明月为伴,又衬出词人的高洁与孤独。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屈原庙(明)梁辰鱼寒云掩映庙
3、堂门,旅客秋来荐水蘩。山鬼暗吹青殿火,灵儿昼舞白霓旛。龙舆已逐峰头梦,鱼腹空埋水底魂。斑竹丛丛杂芳杜,鹧鸪飞处欲黄昏。【注】梁辰鱼:戏剧家,生活在君庸巨昏、阉党当政的明末时代。水蘩:即白蒿,可食,古代用为祭品。灵儿:与“山鬼”皆为屈原作品中民间传说的山神、仙灵的形象。峰头梦:指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在阳台幽会之事。杜:指杜蘅,香草名。(1)在“鱼腹空埋水底魂”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请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示例:“空”字用得最妙。此句慨叹屈原投水自尽,一个“空”字,包含着对屈原大业未竟、理想成空的深深惋惜;同时也揭示出,在昏庸黑暗的统治下,纵使志士仁人尽忠竭志,到头来也一切成空,落得可悲结局。
4、(另有言之成理的赏析亦可,共4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诗的尾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这样结尾有何作用?(4分)【答案】示例:诗的尾联描绘了屈原庙周围萧索凄凉的景色:那泪痕点点的丛丛斑竹仿佛对着香草杜蘅低泣;那哀怨声声的深山鹧鸪好像对着黄昏落日悲啼。这样结尾的作用:既是与首联相呼应,进一步渲染和烘托了旅客纷纷前来瞻仰拜谒屈原庙的情感氛围;也是以景结情,情寓景中,给人无尽的情思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悲剧的同情和对时世的忧愤。(每问2分,共4分)【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有两问,第一问是考查的是对诗歌意境的把握,第二问是答出作用。对意境的把握考生在
5、解答时只需要描绘出画面情景,概括出画面的特点即可。第二问解答时要分为两部分,首先答出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然后答出尾联在结构上的作用,因为是结尾句,所以,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有照应开篇、揭示主旨、引人深思、扩大意境等。本诗尾联所写之景萧瑟、悲凄,借哀景抒哀情,表达的是诗人的忧愤之情;因为是写景又在结尾,所以也是以景结情;结构上照应了开篇。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成事一身伤老矣
6、,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这首词写于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1)“万事一身伤老矣”饱含着词人哪些情感?(3分)【答案】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对过往岁月的怀旧之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情。(或者:包含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感慨之情)【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戎葵”,即蜀葵,夏日开花,有向阳特性。请简要分析“戎葵”这一意象在词中的作用。(6分)【答案】作用:借蜀葵向太阳的属性来喻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思想。作者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借戎葵这一意象表达出作者悲壮(或“豪迈”)的爱国情怀,有强烈的艺术感
7、染力。用“戎葵凝笑墙东”与“一身伤老”对比。衬托了心中的冷寂(答出其中两点即4分)【解析】试题分析:“戎葵”与“榴花”,都是五月的象征,词人用此来映衬自己旷达豪宕的情怀。“戎葵”虽为无情之物,但“凝笑”二字,则赋予葵花以人的情感,从而更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有向阳特性”的提示来思考分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6分)太史公屈原传赞曰:“悲其志。”又曰:“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志也为人也论屈子辞者其斯为观其深哉文丽用寡扬雄以之称相如然不可以之称屈原。盖
8、屈之辞能使读者兴起尽忠疾邪之意。(选自刘熙载艺概)【答案】志也为人也论屈子辞者其斯为观其深哉文丽用寡扬雄以之称相如然不可以之称屈原。【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也”“焉”“乎”“矣”“哉”“欤”“耶”等句尾虚词,“故”“夫”“盖”“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句式的对称等。志也(语气助词,断开)为人也(语气助词,断开)论屈子辞者(语气助词,断开)其斯为观其深哉(语气助词,断开)文丽用寡(人称转换,断开)扬雄以之称相如(句意转折,断开)然不可以之称屈原。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屈原是哪个时代的人?请写出屈原除离骚外的两
9、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2 分)【答案】战国,九章 九歌国殇橘颂天问招魂哀郢湘夫人等( 2 分)。【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学常识的考核的题目,平时要注意积累。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3)刘熙载认为屈原的作品有哪两个特点?( 2 分)【答案】有“志”和“为人”;文丽用不寡(意不寡)。(2 分)【解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 太史公在 屈原传中评价道:“为屈原之志而悲。”又说:“读屈原的诗没有不流泪的,都像见到了屈原的为人。”论“志”和“为人”,评论屈原辞赋的人,观察理解屈原太深了啊。“文丽用寡(文章语言华丽,却内容空洞,作用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552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人教部编版(共24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