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优选(备、考、练)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22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版高考语文大一轮优选备、考、练全国通用版课时达标22 古代诗歌鉴赏 WORD版含解析 2019 高考 语文 一轮 优选 全国 通用版 课时 达标 22 古代 诗歌 鉴赏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课时达标221(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定风波辛弃疾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莫望中州叹黍离。元和圣德要君诗。老去不堪谁似我。归卧。青山活计费寻思。谁筑诗墙高十丈。直上。看君斩将更搴旗。歌舞正浓还有语。记取。须髯不似少年时。【注】 国华:卢彦德,字国华。时任福建提点刑狱使。元和圣德:韩愈写了一首元和圣德诗,用以歌颂唐宪宗平定藩镇叛乱的德业。(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CE)A“莫望中州叹黍离”一句,是说不要望着中原哀叹故土沦陷。“黍离”出自诗经,后世常用黍离之叹、黍离之悲来表达兴废之感和故国之思。B“元和圣德要君诗”一句,借用韩愈写诗歌
2、颂皇帝德业一事,劝勉卢国华为收复失地、恢复中原谱写新篇。C“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是说隐居的生计让人伤透脑筋,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但又无计可施的无奈与失望。D“看君斩将更搴旗”一句,照应上阕中的“要君诗”,“看”“斩”“搴”三个动词连贯而下,形象感强。E“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作者将自己与卢国华作比较,写自己已经年老不堪,不再像卢国华那样年轻有朝气。解析C项,联系前文可知,“青山活计费寻思”一句,作者写自己老大无成唯有归卧青山,谋生之道却“费寻思”,实际上是以己之今况作反面陪衬,希望友人能引以为戒,奋发有为。E项,“须髯不似少年时”一句,作者不是将自己与卢国华作比较,而是告诫友人,歌舞宴饮是少年
3、们的乐事,规劝他不要沉溺于享乐而丧失志向,以免消磨光阴,荒废事业。(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词作于一次与友人相聚的“歌舞甚盛”的酒宴上,在对友人的殷殷嘱咐中流露出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上阕开头二句劝导友人不要光去悲叹中原故土的沦陷,而要为本朝的抗金斗争写出鼓舞人心的新诗。接下来的三句,进一步用自己的迟暮处境来衬托友人,希望他趁才华正旺,奋发有为,作出自己对国家应有的贡献。词人对友人的劝导与希望,也正体现了他虽年老而壮心不已的报国之志。下阕最后三句告诫友人不要耽于歌舞酒色,以免消磨光阴,荒废事业。词人认为人不能沉溺于享乐而丧失志向,当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答案
4、作者虽然年老,但不愿归隐青山,渴望为恢复中原的大业作出贡献。他认为人不能沉溺于享乐而丧失志向,当珍惜时光,及时建立功名。2(2018广西桂林九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六月二十四日夜分,梦范至能、李知几、尤延之同集江亭。诸公请予赋诗,记江湖之乐,诗成而觉,忘数字而已陆游露箬霜筠织短篷,飘然来往淡烟中。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汀下钓筒。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注】 这首诗是宁宗庆元二年陆游在故乡山阴时,据梦中所得而补写,他时年七十二岁,已在家乡闲居多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D)A首联写诗人驾着用露箬和霜筠织成的短篷小舟
5、,在淡烟缭绕的江河湖泊中飘然来往。B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溪友”,可是没有访得溪友,索性坐下来握竿垂钓。C“偶经”“却拣”二语前后呼应,用语灵动自然,补足了首联“飘然来往”之意。D诗人问诸公:吴中近事你们知道吗?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E陆游的诗作大多抒写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的情怀,此诗却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趣。解析B项,“颔联写诗人乘小舟特意前来寻访”错,“偶经菱市寻溪友,却拣汀下钓筒”,“偶经”,偶然经过,可见诗人不是特意寻访。D项,“写出了诗人在家乡闲居多年后不知国事的苦闷”错,“吴中近事君知否?团扇家家画放翁”自问自答,告诉好友吴中每家的团扇上都画着他。(2)本诗
6、的颈联在景物描写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答:_解析作答时,首先要明确颈联中的景物及其特点,然后结合相关描写手法来分析。“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这两句所写的对象是“菡萏”“蜻蜓”,“白”“红”是二者的颜色,可以从色彩角度赏析;“香”是菡萏之味,这是嗅觉,“蜻蜓”之弱,这是视觉,可以从感官角度赏析;菡萏绽放散发香味,这是静态,蜻蜓在风中翻飞,这是动态,可以从动静的角度赏析。答案色彩浓淡相衬,景物相映生姿。雨后荷花分外洁白,碧绿的荷叶上停留着一只红色的蜻蜓。色彩描写极为生动。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洁白的荷花在水中静静地绽放,红蜻蜓在雨后的微风中,上下翻飞。视觉描写和嗅觉描写相结合
7、。白色的荷花、红色的蜻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给人以嗅觉上的冲击。3(2018江西南城一中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戏题范成大画工李友直为余作冰天桂海二图,冰天画使北虏渡黄河时,桂海画游佛子岩道中也。许国无功浪著鞭,天教饱识汉山川。酒边蛮舞花低帽,梦里胡笳雪没鞯。收拾桑榆身老矣,追随萍梗意茫然。明朝重上归田奏,更放岷江万里船。【注】 佛子岩:距桂林十里,一山突起。萍梗:喻指行踪无定。(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BE)A画工李友直为诗人画了两幅画:冰天画的是诗人出使金国渡过黄河时的情景,桂海画诗人游佛子岩道中的情景。B诗人睹画而回顾生平,一生遍游大
8、江南北,感慨大概是上天故意让自己饱览汉家的山川吧,自豪之情溢于言表。C诗人回忆南方宴饮时,歌儿舞女们在酒筵歌席旁边,跳起了具有南方蛮风的舞蹈,帽上的簪花随着舞姿而低垂。D诗人追忆出使金国时,胡笳悲鸣声中,出使的队伍在行进,路上的积雪淹没了马鞯,如今想来,就像在梦中一样。E尾联点明了诗歌“归田”的主旨,说不久就要向皇帝重上请求归隐的奏章,放船岷江,直下万里,回归故乡。解析B项,“自豪之情”错,诗人回顾平生,抒发了感愤和悲哀之情。E项,“诗歌归田的主旨”错,诗歌虽然抒发了倦游思归之情,但更主要的是“许国无功”的感愤之情。(2)全诗是如何以“许国无功”为核心抒发人生感慨的?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599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