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梦回繁华教案(部编八上语文).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2 梦回繁华教案部编八上语文 繁华 教案 部编八上 语文
- 资源描述:
-
1、22* 梦回繁华【教学目标】1.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把握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2.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条理性。3.把握本说明文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说明内容。(2)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3)品味文章的语言,把握其既有科学性又富有文学色彩的特点。2.教学难点: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说明方法的。【课前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画家和清明上河图的资料及清明上河图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清明上河图图片让学生观
2、看。(出示课件1)教师:同学们,说说图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活场景。你认为这个场景发生在哪个朝代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跟随作者一起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领略宋朝的繁华生活。(出示课件2)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22* 梦回繁华 (出示课件3)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预设:(出示课件5) 毛宁,1975年生,浙江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讲中外美术史、美术鉴赏等课程。代表论著有龙门石窟天王力士造像兼论中国佛教艺术的本土化和世俗化从女神头像到钟虡铜人试论先秦人物雕塑的风格演变等。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1)读一
3、读生字词。(出示课件6) 教师提示:“擅”“ 舳舻”“遒劲”的读音。(2)分一分多音字。(出示课件7) (3)辨一辨形近字。(出示课件8) (4)解一解词语。(出示课件9)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田畴:田地;田野。摄取:吸收(营养等)。遒劲:雄健有力。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等前后的文字。“题”指写在前面的,“跋”指写在后面的,总称题跋。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摩肩接踵:肩挨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踵,脚后跟。络绎不绝:(人、车等)往来不断,前后相接。细致入微:连很细小的问题都考虑到了。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通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10)(学
4、生默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画作,描摹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教师:读课文,找一找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清明上河图。(出示课件11)(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归纳回答。)学生1:创作背景和基本信息。学生2:描绘的主要内容。学生3:价值。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教师: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出示课件12)(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回答。)学生:北宋都城汴京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教师: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出示课件13)(学生默读课文,分组讨论回答。)学生1:作者按空间顺序进行介绍的。 学生2:开卷处汴京近郊的风光 中段
5、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 后段描写汴京市区的街道。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写?(出示课件13)(学生讨论,分析归纳。)学生1:可以清晰地展现画面,使读者思路清晰。学生2:能恰当地把清明上河图的雄伟、美丽及其能成为中国画的骄傲的原因交代清楚。教师:结合具体内容,理清全文的说明顺序。(出示课件14)(学生默读全文,讨论分析回答。)学生:本文先从北宋的绘画题材的转变说起,引出说明对象清明上河图,接着对这幅巨画的作者作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又按照空间顺序具体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的规模、内容等知识。最后对画作价值又作了介绍。教师补充:就全文而言,使用了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教师:课文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出
6、示课件15)(学生讨论,教师巡视。)学生1:详写:画的内容,画的艺术特色及地位。略写:张择端的生平,画的整体特点。 学生2:介绍画的内容时详写了汴河上的拱桥,略写了其他内容。教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安排?(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学生1:详写画作内容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内容是画作的核心;详写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能突出清明上河图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学生2:这样安排,疏密有致,使文章中心和重点突出,读者很容易学到知识,了解事物。教师:同学们,课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出示课件16)(学生阅读本文,勾画分析回答。)预设1:列数字。列举确数,说明画作尺寸,语言准确。列举约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课件:第5单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