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开来 中学 2019 2020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语文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不日新者必日退唐帼丽程颐语道:“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程颐认为,君子学习一定要日新,日新就是每一天都要有进步。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就是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学习不用心、不精纯,必然退步。何以不学习便退步?关键在于私欲的掺入,导致学习的中断。清人张伯行释道:“若不日新,便是心有间断,私欲相乘,非昏则倦,日退必矣。未有半上落下,能站得住,不进而不退者。”这里,揭示了“不日新者必日退”的深层含义:即学习者的求学初心和
2、用心程度,决定其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在笔者看来,“不日新者必日退”包含两层含义。其一,用心思进,无我无私,“惟精惟一”。大学言天下大道学问与用心求道的关系,“明德”“亲民”“至善”是大道学问,须以“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的初心和用心程度去做学用实践。朱熹曰:“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这里,正心诚意是做天下大道学问的立场和出发点。做天下大道学问是做“无我”之学,不以私心私利求学问道、谋个人利益。陆九渊道:“人须是闲时大纲思量: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这里把一个个体的“我”和私心去掉,立身于国家、社会、宇宙当中,以无我无私之心,谋求天下大道。这个大道
3、,是真正的为民为天下的学问大道,也是为民、为天下的用心、立场和态度。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以此立意做学问修养,才可能日省和日新,才可能真正在道德学问上下功夫,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其二,从心出发,学用一体,知行合一。程子道:“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中正而诚,则圣矣。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知所养,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由明而诚也。”这里反映了儒家“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学问要义:无我无私,做利民利天下的学用实践。王阳明道:“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里王阳明先生强调,
4、要以“知行合一”恢复儒家思想的本体要义;其知行合一的内在之源,便是利民利天下的初心、用心程度和立场。站到这个立场上,从此心出发,知与行便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互为本体,共为一体,由认识上的创新外化成实践上的创新。儒家认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以为民为天下的大义初心关心天下社会,关心民生,思虑现实,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真正的学问之道,也是创新的源泉,才是实现“日新”的真正路径。(摘编自2018年05月09日光明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程颐认为君子要想“日新”就要“日进”,否则就“日退”,“日新”“日退”是矛盾的。B. 程颐认为君子学习不能日新,
5、就会产生私心、懒惰之心。学习不精纯,就必然退步。C. 张伯行认为学习者进步抑或落后、创新抑或保守和其求学初心、用心程度关系密切。D. 张伯行认为“不学习便退步”的关键在于私欲的掺入,这和程颐的看法大相径庭。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引证法,在提出观点和论证观点时作者习惯引用前人的观点。B. 文章引用陆九渊的观点论证了“不日新者必日退”包含“无我无私”这层含义。C. 文章第四段论述君子之学要“从心出发”“学用一体”“知行合一”,而“从心出发”最重要。D. 文章先提出“不日新者必日退”的观点,接着阐释其内涵,最后指出实现“日新”的路径。3. 根据原文
6、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大学和朱熹均强调不以私心私利求学问道、谋个人利益,要正心诚意地做大道学问。B. 只要以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立意做学问修养,就能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C. 王阳明认为利民利天下的初心、用心程度和立场是恢复儒家思想的本体要义的关键。D. “知行一体”,由认识上的创新外化成实践上的创新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利民利天下的立场。【答案】1. C 2. C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偷换概念,原文是“君子之学”,选项为“君子”;曲解文意,原文
7、“日新者日进也”,选项“要想日新就要日进”曲解为条件关系。B项,由原文“君子学习做不到日新,就是用心不够,有私心、懒惰之心”可知,选项“学习不能日新,就会产生私心、懒惰之心”因果倒置。D项,“这和程颐的看法大相径庭”曲解文意,二者的看法基本一致。故选C。【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从心出发最重要”无中生有,文中虽说“君子之学,必先明诸心”,但这说的是先后顺序,并没有
8、说“明诸心”最重要。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项,“只要就”表述绝对,原文是“求学立本、用心、无我无私,以此立意做学问修养,才可能日省和日新,才可能真正在道德学问上下功夫,成就为民、为天下的事业”。故选B。【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
9、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母亲的青果 曾 瓶父亲去世那年,栽了四十多株青果苗。父亲说,以后这青果林,就是他和母亲的养老林!七八年时间,父亲栽下的青果树有二十多株长大成林。当初不足半人高的幼苗,足有碗口粗了。花开时节,整个老家瓦屋都笼罩在淡淡的清香里。二叔来找母亲。他手里提着一个药口袋,背上背着一个喷雾器。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农活儿,时常
10、靠二叔过来帮忙。二叔满脸喜气,告诉母亲,看今年青果花开的样子,一株挂百多斤,应该没问题。二叔替母亲算着账,一株一百斤,二十多株就是两三千斤,好几千元啊!母亲也很高兴,似乎感觉到钱已装进她口袋了。她说准备将卖青果的钱款,拿来安装天然气,入户费要七千多元。二叔要母亲赶紧打农药,他已经带来了,不用母亲动手,只需帮忙就是。二叔也种有二十余株青果树,他的树早两年成林,去年,收获了将近两千斤青果,商贩开车来收购,得了八千多元。二叔刚给自己的青 果林打过农药,很高兴,告诉母亲,今年,他家至少收获三千斤青果。母亲不让二叔打农药。母亲说你一打农药,那些采蜜的蜜蜂,不是就全死了?去年,二叔给花打农药,母亲就这样劝
11、过二叔。没有蜜蜂,怎结青果?二叔耐心地做母亲的工作,告诉母亲,打农药,就是为了多结青果。他拿出一本书和农药的说明,让母亲看。二叔说,不打农药才没有青果。二叔正告母亲,他是为母亲好,如果不打农药,她的青果至少掉一大半,不是亏惨了嘛!他要母亲好好想想。那些农药,会不会跑进果子里?母亲说。二叔说,自己吃的那株果树,不要打。母亲听后坚决不让二叔打农药。过了一些时候,二叔又扛着一个口袋过来,里面装着化肥。二叔刚在自己的青果林里施了化肥。他告诉母亲,现在正是长果子的时候,得赶紧施加一些化肥,结出来的青果个头才足。他把说明书拿给母亲看,得意地指着上面的文字,告诉她,到时,产量至少增加三成。母亲问是什么化肥?
12、会不会钻进果子里面去?人吃了好不好?二叔很不高兴,说他是为母亲好,你瞎操那些闲心干什么?到了卖青果的时候,还不是给那些来买的 商贩说,从来没有用过化肥,都是施的农家肥。母亲说她就施农家肥,反正那些粪水,在粪坑里,也快漫出来了。二叔说,那要花多少人力啊!根本没有化肥效果好!母亲不要二叔替她施化肥。她迈着蹒跚的步履,半桶半桶地,挑着粪水,往林子里,给青果树施肥。又过了一些时候,二叔再次背着喷雾器来到母亲的青果林。二叔很着急,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够 听母亲的了,必须给青果打药。二叔解释说,这段时间,如果不打农药,那些虫子,会在青果上来来回回地爬。母亲不高兴地说,那些虫子,要爬就让它们爬好了,惹你什么
13、事情了!二叔说,事情大得很,那些虫子,在上面爬来爬去,到时,弄出一些乱七八糟的疤痕,一点儿卖相都没有。价钱差得很远。母亲问,农药喷在青果上,人吃了会好?二叔说他有一株青果树没有打药,到时,他家就吃那株没有打农药的。二叔狡猾地笑着,问母亲,卖青果的时候,谁会说自己往青果上打农药了?都说没打过。买青果的,谁不喜欢长相好的?二叔说,这农药厉害,喷上去,那些虫子,眨眼就死掉了。母亲坚决不让二叔替她打农药。她说那二十多株青果,她都要吃。青果成熟的时候,收购青果的商贩来了不少。二叔家的青果以四元八毛一斤订出。二叔一脸红光,他粗粗估算了一下,他家的青果,将收获四千斤,两万元将装进腰包。二叔对母亲不听劝告很是
14、痛心。据二叔估算,母亲的青果,五百斤都成问题。但二叔还是带了不少商贩来看母亲的青果林。母亲说她的青果要卖十元一斤。她的青果实实在在没有打过农药,没有施过化肥。二叔也在旁边帮腔,确实没有。商贩还了母亲两元三毛一斤。母亲哪里转得过弯子?商贩不管母亲,那些长着斑痕的青果,谁要?他们是做生意的,不赚钱的事情,谁干?你说你没有施过化肥用过农药,商贩指着漫山遍野的青果,谁会说他的青果打过农药施过化肥?母亲最终以两元七毛一斤的价格出售了她的四百余斤青果。第二年青果开花的时候,母亲依然拒绝二叔替她给青果打农药。母亲听了农技站的建议,早早地修剪 枝条,深翻灭虫,还养了几箱蜜蜂。母亲养的这些蜜蜂只是在那些没有打农
15、药的青果花和野花上采花蜜,像是听懂了母亲的叮嘱。秋天,那些收购青果的商贩又来了。这一次,母亲的青果连同那些蜂蜜全都被一个戴眼镜的商贩收购了,而且那商贩还跟母亲签了长期合同,惊得二叔和村民们目瞪口呆。母亲没有表现得很得意,只是轻轻地吁了一口气。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语言平实,人物个性鲜明。写母亲“迈着蹒跚的步履,半桶半桶地,挑着粪水,往林子里,给青果树施肥”,表现了母亲实诚、善良、勤劳。B. 小说主要以二叔和母亲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节省了叙事性文字,也使得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叙述更加集中。C. 收购青果的商贩不愿以十元一斤的价格买母亲没打
16、过农药、没施过化肥的青果,表明商贩们有眼不识真正绿色健康的青果。D. 小说最后母亲轻吁了一口气,心情放松,这是因为青果林像父亲期盼的一样成了养老的依靠,同时人们又能吃上真正健康的青果。5.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叔的形象特点。6. 文中画线句子是理解母亲这一形象和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4. C 5. 二叔顾念亲情。父亲过世,二叔时常过来帮母亲干农活;青果树挂果,二叔又为我家果树的杀虫、施肥、销售等问题操心。二叔死板顽固。二叔一再拿出相关书本和说明书给母亲看,劝母亲给青果喷农药、施化肥。二叔贪图利益,缺少良知。二叔为了实现青果的利益最大化,不惜将毒性强的农药、化肥施加给青果
17、,漠视消费者健康。二叔狡猾自私,耍小聪明。二叔自家吃的青果不打农药、不施肥,却给那些用来出售的青果树打药、施肥。他认为只要不跟收购商、消费者说打了农药、施了化肥,就没有人知道,没有人追究这件事。 6. 画线句子是母亲问二叔的三个问题,问前两个问题的时候母亲不知道农药、化肥对人体有害,但问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根据二叔之前的回答,母亲显然已经知道农药、化肥的施用对人体是有害的。母亲知道农药、化肥对青果的产量、卖相有好处,对人体有毒害作用,仍然不愿意打农药、施化肥,可见,母亲是一个实诚、善良、有良知的农村妇女。小说通过这三个问题,引出了二叔的回答,揭露了他贪图利益、缺少良知的本性,揭露了当今社会某些种
18、植户、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不顾食品安全的丑陋现实,发人深省。【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来筛选比对,分析鉴赏选出正确答案。C项,“商贩们有眼不识真正绿色健康的青果”错误,由原文“商贩不管母亲,那些长着斑痕的青果,谁要?他们是做生意的,不赚钱的事情,谁干?你说你没有施过化肥用过农药,商贩指着漫山遍野的青果,谁会说他的青果打过农药施过化肥?”可知,商贩不是不知道母亲的青果没打农药,没施化肥,而是不在意青果打没打农药,施没施化肥,对他们而言,利益至上。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
19、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文本,然后根据人物的描写和中心事件来分析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分析概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有五种途径和方法: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二是结合小说中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和与他人关系等内容;三是从分析情节入手;四是从分析环境入手;五是注意作者对人物的直接议论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的间接议论的语句,弄清楚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该小说主要通过情节、语言、细节等来刻画人物形象。本题中根据文本可以分析概括为:据“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农活儿,时常靠二叔过来帮忙”“二叔要母亲赶紧打农药,他已经带来了,不用母亲动手,只需帮忙就是”可知
20、二叔顾念亲情,父亲过世,二叔时常过来帮母亲干农活,青果树挂果,二叔又为我家果树的杀虫、施肥、销售等问题操心。据“叔耐心地做母亲的工作,告诉母亲,打农药,就是为了多结青果。他拿出一本书和农药的说明,让母亲看”,可知二叔死板顽固。二叔一再拿出相关书本和说明书给母亲看,劝母亲给青果喷农药、施化肥。据“二叔说,这农药厉害,喷上去,那些虫子,眨眼就死掉了”可知二叔贪图利益,缺少良知,二叔为了实现青果的利益最大化,不惜将毒性强的农药、化肥施加给青果,漠视消费者健康。据“二叔说他有一株青果树没有打药,到时,他家就吃那株没有打农药的。二叔狡猾地笑着,问母亲,卖青果的时候,谁会说自己往青果上打农药了”可知二叔狡
21、猾自私,耍小聪明。【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以及对主题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结合文本抓住关键词、人物描写、从对人物形象、情节、主旨等角度作用去分析概括。本题中“理解母亲这一形象的关键”和“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暗示答题时要注意从分析人物形象和小说主旨两方面进行。文中划线句是三个问句,是对母亲的语言描写,都是母亲的发问,“那些农药,会不会跑进果子里?”“会不会钻进果子里面去?人吃了好不好?”“农药喷在青果上,人吃了会好?”从问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关心的是“农药”“化肥”喷洒的青果“人吃了好不好”,对人有没有害处等,从人物方面,表现了母亲的善良、有良知、
22、不愿意伤害消费者;通过二叔的回答“自己吃的那株果树,不要打”“你瞎操那些闲心干什么?到了卖青果的时候,还不是给那些来买的商贩说,从来没有用过化肥,都是施的农家肥”“他有一株青果树没有打药,到时,他家就吃那株没有打农药的”“卖青果的时候,谁会说自己往青果上打农药了?都说没打过”可知,二叔关心的是自己经济利益,漠视别人的健康,表现了二叔贪图利益、缺少良知的本性。从主旨角度看,这三个问题引人深思,揭露了当今社会某些种植户、生产商为了追求利益,不顾食品安全的丑陋现实。【点睛】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
23、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8年8月23日,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在2017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并获得中子束流后,加速器运行
24、稳定,首期三台中子谱仪已顺利完成样品实验。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中国散裂中子源性能全部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作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国之重器”,散裂中子源可以说是一个体积庞大的“超级显微镜”,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与利用X光的同步辐射不同,中子是不带电荷的一种粒子。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中子会直接穿过,有些会像弹珠一样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中国散裂中子
25、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说:比如说可燃冰的研究,那么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我们只有搞清楚了可燃冰的性质,我们才能够安全有效地使用可燃冰。(选自2018年8月24日“央视网”)材料二:广东东莞大朗镇,是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基地。从2006年5月在这里选址,到2017年中子源首次打靶、顺利产生第一束中子,再到2018年启动首批实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1998年,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
26、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被任命为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制定正确的发展规划,带领大家冲出低谷期,成为他上任后的当务之急。他提出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BEPCII)方案。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可以研究DNA、结晶材料、聚合物等物质的微观结构。”为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提供最先进的大科学研究平台。2006年5月,陈和生来广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选址,最后选择了东莞。克服了重重困难,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2017年11月,在加速器、靶站和谱仪首轮联合调试中,中国散裂
27、中子源实现了25Hz束流打靶运行,平均束流功率超过10kW,提前达到打靶束流功率的验收指标。(选自2018年8月16日“央视网”)材料三: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当时,我国还没有研制过快循环同步加速器的25赫兹交流磁铁。我们向美国、日本研究所的专家请教,但他们只懂科学设计,关键技术掌握在国外大公司手中,不能告诉我们。”傅世年说。于是,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解决了多台磁铁之间的磁场同步问题,其效果优于日本散裂中子源。不仅如此,陈和生介绍,散裂中子源的“眼睛”中子探测器
28、的核心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2017年8月28日10点56分18秒,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打靶并输出了第一束中子,中国人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散裂中子源。(摘自2018年8月29日中国科学报)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散裂中子源是一个体积庞大的“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B. 中国散裂中子源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性能达到了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领先国际先进水
29、平。C. 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乃至高能物理所发展陷入困境时,陈和生带领大家冲出了低谷,后又克服了重重困难,使中国散裂中子源在东莞终于奠基。D. 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被称为散裂中子源的“眼睛”,这项技术也曾由外国掌握,我国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性能达到国际水平。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散裂中子源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B. 当中子与物质的原子核相互作用时,有些会打在原子核结构上,使飞行方向偏离,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
30、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从而进行科学研究。C. 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而且中子散射对碳、氢、氧、氮这些轻的元素敏感,所以它能够很清楚地分出这个可燃冰的结构。D. 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快循环同步加速器和中子探测器的核心技术都遇到了新的技术难题,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终于攻破难关,技术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9.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重点分别是什么?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散裂中子源研制成功的原因。【答案】7. B 8. C 9. 报道重点:材料一侧重对散裂中子源这一科技成果的理论介绍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说明。材料二侧重报道陈和生及其团队在散裂中子源研制过程中的努
31、力和贡献。材料三侧重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的两大技术创新。成功原因:国家重视,确立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实验课题。领导及团队长期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科研人员坚持攻坚创新。【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不正确,由原文“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三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知,“达到”而不是“领先”。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
32、,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项,“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不正确,原文为“它需要模拟千米深水下的压力,需要很厚的容器壁,那么这一个只有散裂中子源的中子能够穿过”,并不是说“只有在可燃冰的研究模拟条件下”散裂中子源的中子才能够穿过。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
33、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英、美、日三国之后,第四个拥有散裂中子源的国家”“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它通过直线加速器和环形加速器将质子束增加至16亿电子伏特的能量后引出,撞击钨靶产生中子,从而进行科学研究”“其正式投入运行,将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科研人员通过散裂中子源中的谱仪研究中子的飞行轨迹
34、,就能反推出原子核的内部结构,从而进行科学研究”等分析,材料一侧重对散裂中子源这一科技成果的理论介绍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的说明。结合“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同样让陈和生信心满怀的还有他领导的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终于奠基,陈和生担任工程指挥部总指挥和工程经理”等分析,材料二侧重报道陈和生及其团队在散裂中子源研制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结合“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研发团队还提出了谐振电源的谐波补偿方法”“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
35、到国际一流水平”分析,材料三侧重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在散裂中子源研制中的两大技术创新。结合“我国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陈和生院士带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散裂中子源项目团队在这里奋斗了整整十二年”“科研人员与工厂技师咬紧牙关、联合攻关,经过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研制出合格的磁铁”“经过攻关,科研人员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器,各项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等分析概括原因。【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36、;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
37、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少以军功,拜别将。迁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宁答曰:“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
38、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为之动容。大统二年,宁自梁归阙。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魏废帝元年,复除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初茹茹与魏和亲,后更离叛。寻为突厥所破,杀其主阿那瑰。部落逃逸者,仍奉瑰之子孙,抄掠河右。宁率兵邀击,获瑰子孙二人,并其种落酋长。二年,吐谷浑通使于齐,宁击获之,就拜大将军。宁后遣使诣太祖请事,太祖即以所服冠履衣被及弓箭甲矟等赐宁。谓其使人曰:“为我谢凉州,孤解衣以衣公,推心以委公,公其善始令终,无损功名也。”宁有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1656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