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7 李商隐诗二首 马嵬(其二) (4)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李商隐诗二首 马嵬其二 4 WORD版含答案 2020 2021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教学 教案 第二 单元 马嵬 其二 WORD
- 资源描述:
-
1、马嵬(其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马嵬(其二)选自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的第七课。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的杰出代表。他的诗以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高。本诗是李商隐咏史诗的佳作,以杨贵妃、唐玄宗为抒情对象,以马嵬之变为写作事件,把讽刺的锋芒直指唐玄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清诗句中叙述的事件,了解本诗的叙事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的表现手法理解本诗的讽刺寓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怀。教学重点:倒叙的叙事特点及对比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诗的深刻寓意 教学方法:1诵读、品读 2讨论、探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有这样一位女子,李白曾经为她写下“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
2、看”的诗句;有这样一段爱情白居易曾为之写下“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诗句。大家知道这个女子是谁?这段爱情的结局怎样呢?马嵬事变详解二、解题马嵬这个普普通通的驿站,只因为见证了一幕历史悲剧,而成为文人笔下不朽的素材。公元837年,25岁的李商隐途经马嵬,有感于这段历史创作了马嵬两首,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咏史诗。三、诵读感知1初读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极具音乐美,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2.再读结合注释,翻译诗句3这首诗叙述了哪些事件?请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唐杨的七夕盟誓马嵬兵变唐玄宗的召魂之举。我们发现这首诗运用了倒叙的手法,构思很精巧,目的就是引导我们追根溯源,探究悲剧的原因。四、问题
3、导学1.唐人写“马嵬事变”往往把所有的罪责都归到杨贵妃身上,认为“红颜祸水”。那么李商隐认为马嵬事变的悲剧是谁造成的? 明确:李商隐把批判讽刺的矛头直指唐玄宗。2.作者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表达讽刺的。全诗用了哪些对比,分别讽刺唐玄宗什么呢?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表格。首联:他生相聚的虚妄,今生永别的事实。讽刺唐玄宗痴心空想。颔联:通过今日军中逃难生活和昔日宫廷安逸生活进行对比,反衬逃难中的狼狈和凄凉。讽刺他政治失意,荒淫误国。颈联:眼前的生离死别和往昔的山盟海誓,讽刺玄宗自私虚伪,沉溺爱情,荒淫误国。尾联:被迫下令将宠妃缢死的天子,与有白头偕老之妻的平常百姓作对比。讽刺李隆基晚年的荒淫好色,不理朝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099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3《荷花》教学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