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 语文精练45.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12学年高一语文复习 语文精练45 11 12 学年 语文 复习 精练 45
- 资源描述:
-
1、语文基础知识复习 语文精练 (45)1、名句默写(10分)(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凌万顷之茫然 。(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而吾与子所共适。(4)、不吾知其亦已兮, 。(5)、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6)、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7)、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2-5题(每题3分,共12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
2、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2下列各句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随着)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高,长)C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趋向,取向 )D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奔向)3对下列句式判断正确的是()岂不痛哉 死生亦大矣 当其欣于所遇 则与
3、斗卮酒A感叹句 感叹句 宾语前置句 陈述句B反问句 判断句 介宾结构后置 省略句C反问句 判断句 陈述句 宾语前置句D感叹句 反问句 介宾结构后置 省略句4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译文) 、原来所感到欣慰的事,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5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读到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