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语文人教版必修2课时优案1 第7课 诗三首 WORD版含解析 2020 语文 人教版 必修 课时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课时优案1对应学生用书P371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完成填空。内容把握涉江采芙蓉写的是。借江上的起兴,表达了对亲人的以及花草不能送出时内心的痛苦与惆怅。答案遗所思忧终老游子采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或妻子思念丈夫)芙蓉与芳草思念和祝福2阅读涉江采芙蓉,对该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B“采之欲遗谁”中的“遗”读wi,是馈赠的意思。古人有采摘香花赠与相亲之人的习俗。C“所思在远道”,所思念的人尚在远地,表现了主人公对远方游子的思念和悲慨之情。D“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
2、主人公思乡怀人的真挚之情。答案C解析“所思在远道”指所思念的人在远乡,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3你认为涉江采芙蓉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答:答案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爱人的忧伤的思念之情。诗人想采“芙蓉”这种美好的花朵送给故乡的爱人来表达思念之情,但远隔千山万水,无法实现愿望,虽然两个人心心相通,但恐怕异地相思,“忧伤以终老”。1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描写“芙蓉”“芳草”“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我的答案:答案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
3、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2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本诗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我的答案:答案这两句在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作者首先通过“芙蓉”“芳草”两个意象营造了一个清幽高洁、美好欢乐的意境。在这种热闹的情景下,情绪陡然一转,发出了“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的感叹,为下文抒写诗中人物的孤独、寂寞之感张本。开头两句美好、欢乐的情景,经过三、四句的过渡与转折,反衬了主人公的凄凉心境。以乐景衬哀情,更表现出人物
4、凄凉的心境。3高考源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采用了什么描写方式?请指出并体会其作用。我的答案:答案采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1)“还顾”一词,富有动作性和画面感,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心绪。(2)“漫浩浩”一词,道出了“旧乡”的距离之远,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这样含蓄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基础检测1“古诗十九首”最早载于()A乐府诗集 B昭明文选 C玉台新咏 D文心雕龙答案B解析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又名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是萧统的谥
5、号。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之欲遗谁遗:赠送B还顾望旧乡 还顾:回头看C相去复几许 相:离开D老大徒伤悲 徒:徒然,白白地答案C解析去:距离。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采之欲遗谁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B忧伤以终老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同心而离居忍尤而攘诟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答案D解析均是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二、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45题。驱车上东门无名氏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