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第一 学期 语文 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 资源描述:
-
1、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 小题,13分)1B(A.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不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错。C.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的特点是由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的错。D.我们与他们的说法,与我群和他群的概念,都是为区别自己所在群体和其他群体的表达,有相似的地方;但我们与他们具体指中华民族和外族,在这一点上含义又有不同)2.C(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只是形成社会认同感的微观层面的路径,此外还有其他路径)3.B(材料一第四段的核心观点是权力或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会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引导,形成社会认同。 A.谈
2、的是了解能促成团体的稳定。B项内容符合中心论点的意思。C. 说的是机构、组织自身的改变。D.没有重新建构的意思)4.材料侧重从理论上论述社会认同形成的一般规律。材料二侧重从实践层面论述如何建构中国国家认同。(4 分。每点2 分,言之成理亦可)(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选项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D项,“遭到管家的反对”错。原文只是说“他对方案就不
3、再感兴趣”,不感兴趣并不代表反对。故选D。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B项,不是对比手法,是衬托手法。对比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有主次之分,此处聂赫留朵夫是主要人物形象,管家和农民们的形象对聂赫留朵夫起衬托作用。故选B。7【答案】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他同情阿尼霞和其他农民的疾苦,不仅把自己的钱给了穷女人们,更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勇于反思。他为自己明明
4、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的想法感动害臊。行动果敢。他想到造成农民贫困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地被地主箱占后,立刻行动,要把土地分给农民。社会经验不足。他做亊凭一腔热血,因不了解农民的心理而碰壁,做事简单化。(一点2分,三点6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解答本题,需要通过对人物言行、心
5、理等的描写和别人的评价进行概括。文本主要情节是聂赫留朵夫同情农民,要把土地无偿分给他们,这体现了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文本提及他处理库兹明斯科耶土地的办法,为自己明明知道谁也无权占有土地,却还要肯定自己享有这种权利“感到害臊”,这表明他勇于反思自己。他一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受苦的根源之一,就立刻付诸行动,这体现了他的果敢。后来方案实施不利,以及农民对他的评价,反映了他缺乏社会经验的事实。二、(一)课内知识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8A解析:B佣金(yn);C.抡起(ln) D鲜血(xu)怪癖(p)9D解析:A敏:勤勉;B忍:狠心对待;C归:称赞,称许。 10.C解析:A.
6、 埏埴以为器把做成; B.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做事情;D.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平整洼地。11B解析:A纩,然燃;B内纳;C行形,亡无;D泮判,当尝。12.D解析:A. 自是者不彰认为正确,意动用法;B.不贵难得之货以为贵,意动用法; C.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使失败,使动用法;13C解析:例句和C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判断句;B宾语前置句;D省略句,“或以(之)封”。14. B 解析:A. 人而不仁,如礼何?如果,表假设; C. 人之有是四端也取独,助词; D.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凭借15D解析:墨家的兼爱,不同于儒家的仁爱。16. A解析:考查识记文学常识。文学常识重点考核中外的重
7、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注意重点记忆。A项中,老人的自言自语为其心理活动的外露,作者对其寄予同情也不对。故选A。17【答案】A【解析】“是吾丑也”“是有国者之丑也”是判断句,二者前后均应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故”作连词,表示“所以,因此”时往往置于句首,其前应断开,据此排除D项。18【答案】A【解析】“借指读书人”错误,“布衣”为古代庶人之服,借指平民。19【答案】D【解析】“孔子认为子贡能够认清现实,客观对待,距离志向的实现不远了”错,原文中“今尔不修不远矣”说的是孔子认为子贡的认识有偏差,其志向不够远大。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孔子用于楚,则
8、陈蔡用事大夫危矣。(3分)(2)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兼爱)(4分)【答案】(1)倘若孔子被楚国任用,那么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执掌政权的大夫就危险了。(2) 把儿子、弟弟和臣子看作和自己一样,怎么会不慈祥呢?因此不孝顺不慈祥的人都没有了。【解析】(1)“用于楚”,被动句。“用事”,执政。句意1分。(2) “弟子”,儿子、弟弟;恶施:怎么实行;“亡”,无。句意1分。【参考译文】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攻打陈国。楚国出兵救援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国便派人去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答礼,陈国蔡国的大夫们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指责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
9、要害。如今他长久地停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的所作所为都不符合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这个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国任用,那么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执掌政权的大夫就危险了。”于是陈蔡两国就共同派了一些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不能走出去,粮食也没有了。随从的弟子饿得起不了身。但孔子仍传授礼乐教化从不间断。孔子叫来子路询问道:“诗经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奔走。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种地步?”子路说:“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或许我们还没有达到智吧!所以别人不让我们通行。”孔子说:“是这样吗?由,假使仁者一定能受到信任,怎么会有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五单元知识总结习题 _人教新课标 (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