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天津市第一百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天津市 一百 中学 2013 2014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卷 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鹅脂(zh) 玫瑰(gu) 翠幄 (w) 倭缎(w) 混世魔王(hn)B、朱拓(t) 瘦削(xu)谬种(mi)负疚(ji) 百无聊赖(lio)C、数罟(c) 狗彘(zh) 跬步(ku)崤函(xio)锲而不舍(q)D、老聃(dn)榫头(sn)饿莩(pio)脊髓(su) 间或一轮(j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黏液 攥住攮刺蹒跚炮烙蹙缩踌蹰盥沐殉葬B赦造 晨翰撕混两魇寒喧烟蔼鬼秘欣享仓惶C什物 作揖纨袴苌宏膏谀蟹鳌庠序解惑肥饶D孝悌 拽掉脖颈
2、鱼耆窕陷聘礼愣怔罥烟乖张3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他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B、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其中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C、过秦论选自贾谊的新书,贾谊,西汉人,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其中以上篇最为著名,我们的课本所选用的就是这一篇。D、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例如林黛玉的倩影、的眉眼、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A、静谧高雅 幽怨含情 哀婉缠绵 纤细清丽B、静谧高雅 哀婉缠绵 幽怨含情 纤细清丽C、纤弱清丽 幽怨含情 哀婉缠绵 静谧高雅D、纤细清丽 哀婉缠绵 幽怨含情 静谧高雅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薛宝钗、史湘云等女孩子也劝自己致力功名时,贾
4、宝玉感到特别痛心。他觉得好好的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是“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B、“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内心的痛苦使贾宝玉艰于呼吸视听,终于他离家出走了,而宝钗也将在孤寂中抱恨终身。C、精明干练的王熙凤也有艰难窘迫之时,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也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力交瘁而死去。D、“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果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表现出非凡的治家本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9分)师 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5、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6、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难问题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C.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盛:盛大7、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
7、,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耻学于师8、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B.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
8、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三、阅读与鉴赏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6分) 问 说(节选)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
9、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法则C忌之而不愿问焉
10、忌:妒忌D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穷究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问焉以求一得 然后以六合为家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 师不必贤于弟子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D轻之而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第卷(共90分)四.非选择题11填空。(4分)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问说重在强调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的论证方法。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分) _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分) _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2分) _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
11、者,非此之由乎?(2分) _五.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 本诗前两联都写了那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3分)答: (2)诗人“悲”从何来?展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答: 14.补写下列诗文空缺处(每句一分,共5分)(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2)故_,金就砺则利。(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4)斩木为兵,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谨庠序之教,
12、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一小时的故事【美】凯特 肖班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她的姐姐朱赛芬在告诉她时,话都没能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2818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