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欣赏课件(语文).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 资源描述:
-
1、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 组 缃课件制作 流溢2007、10、10吴组缃(19081994),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原名吴祖襄。安徽泾县人。1908年4月5日出生于塾师兼商人的家庭。在宣城、芜湖、南京读中学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对新文学产生兴趣,开始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与妇女杂志上发表鸢飞鱼跃等短篇。1929年前后,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也影响到吴家的经营,父亲在家境败落中忧愁致死。现实中的变故促使吴组缃从理论上寻找答案。作者及创作简介考入清华大学后,在其兄吴半农等影响下,注意钻研社会科学著作,并在“九一八”以后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和“反帝同盟”。这时期发表在清华周刊
2、(文学)月刊上的小说,从离家的前夜到菉竹山房,大多表现封建宗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对妇女、青年的压迫,艺术上显示出含蓄严谨、细致精微的特色。茅盾的子夜的出版开拓了吴组缃的艺术视野,他开始有意运用科学观点解剖社会生活的各种断面,在文学季刊等刊物上发表了小说一千八百担天下太平樊家铺以及速写黄昏等;并以圆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富有时代特征的凄厉郁怒的生活画面,真实有力地表现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急剧破产、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赢得了文坛的赞誉。这些作品收入西柳集(1934)和饭余集(1935)。1935年1月起,吴组缃应冯玉祥的邀请,担任国文教师和秘书,长达12年之久(有间断)。在此期间,创作了长篇小
3、说鸭嘴崂(又名山洪,1946)和铁闷子等短篇,反映农民、士兵抗日意识的觉醒。1946-1947年随冯玉祥访陕,此后任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和中文系主任。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讲授宋元明清文学史和古典小说研究等课程,发表过“的思想与艺术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关于古典作家的世界现关于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和理论等论文。抗战期间,吴组缃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北京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等职。速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要求1.注意生字生词(包括成语)的读音及意义。2.概括全文主要内容。1.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金色的鱼钩教学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