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6古代诗歌阅读含解析202103041154.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高考 语文 二轮 复习 专题 古代 诗歌 阅读 解析 202103041154
- 资源描述:
-
1、专题练六古代诗歌阅读一、(2020河南周口重点高中第一次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 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D)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
2、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解析】D项,“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分析错误。结合首联的“捷书”、颈联的“中兴”、尾联的“处处开”可知,诗人写诗时满是收复失地的喜悦之情,并无伤感可言。2请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答:(示例)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
3、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解析】解答本题时第一步准确说出表现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最后点明表达效果。尾联“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说料想明朝寒食祭扫陵墓,一路春风处处梨花盛开。首先这是还未发生之事,是诗人想象的寒食节扫墓的情景,所以有想象的手法。结合注解可知,是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朝廷派朝陵使前往西京祭扫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在他赶往陵墓的路上一路梨花盛开。“驿路梨花处处开”是写景,处在诗歌的末端,所以还有的手法就是“以景结情”。想象梨花处处开的盛景,画面美
4、好,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想象收复山河、恢复故土后的欣喜之情,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二、(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满江红中秋寄远辛弃疾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注】玉斧修:这里指“玉斧修月”。传说唐代有一人游嵩山,见一枕幞而眠者。其人告诉他说,月由七宝合成,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后因有“玉斧修月”之说。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词的上
5、阕就中秋月来写,起韵即激情喷涌,以一“快”字催促,表达要上西楼赏月的酣畅兴致。而一“怕”字,又泄露出词人担心中秋月不够明朗的心思。B“问嫦娥”句由无边的月色回转到月亮本体,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有没有愁恨,其实词人问讯嫦娥的目的,并不止于发一发绮情幽思,而有借之诉愁的用意。C下阕,词人由此中秋明月夜、歌舞助兴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牵情的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人们不珍惜此夜月色好景的深沉叹息。D“人情”一句,虽像是对于人间常情的遗憾,却实际上是指向词人所痴情的那个人。意谓一旦离别,别人在心里未必与自己一样珍惜护持这段感情。【解析】C项,“人们不珍惜此夜月色好景的深沉叹息”错误,应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
6、八九的深沉叹息”。4同是望月怀远,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答:(示例)苏词认为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表现出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辛词以“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人情未必看承别”叹息月亮圆时少、缺时多,情人之间不得如愿长聚的遗憾。结句又化幽怨的情感为对相逢的期待,想象相聚时向情人尽情诉说的相思之情。【解析】苏轼的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理解,这是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荣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
7、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求得安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辛弃疾的词中,“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词人叹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就像天上的明月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一样。“人情未必看承别”,一旦离别,别人在心里未必与自己一样珍惜护持这段感情。“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可以看出词人的内心幽怨,苦可触及。三、(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折杨柳卢照邻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攀折聊将寄,军中
8、音信稀。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联点明人物、节令,“依依”一词形象地写出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B主人公因黄莺啼鸣、杨柳吐绿才意识到一年一度的春天又来了,言语中饱含伤感之情。C前两联诗人选取了“杨柳依依”“莺啼”“条变”等意象,描绘出暮春时节凋零的景象。D诗歌尾联委婉含蓄,借折柳表达闺中相思,以“音信稀”表达军中战事之紧。【解析】C项,“描绘出暮春时节凋零的景象”说法不当。“杨柳依依”“莺啼”“条变”等意象是春天常见的意象,表现的是生机勃勃的画面,诗句中是以乐景衬哀情。6请结合颈联内容分析“凝”“乱”两字的表达效果。答:(示例)“凝”本意是凝结,句中形容因惆怅而紧
9、蹙的双眉;“乱”是凌乱的意思,句中形容舞者的服饰。主人公看到叶面的露珠而愁眉不展,看到纷飞的落花而无心起舞,使得舞衣凌乱。_“凝”“乱”两字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表达了主人公对征人的思念之情。【解析】炼字题的答题步骤:点出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点出该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还要关注结构上的作用。先解释“凝”在诗句中的含义,本是凝结之意,在这里形容的是因为内心伤感所以就算看到叶子上面的露珠也双眉紧蹙。“乱”字是凌乱的意思,这里是说因为看到风吹落花儿而伤感,所以无心起舞,风吹得舞衣凌乱。这两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因物而触发内心伤
10、感之情的心理变化过程,从而表现出对远征在外的丈夫的深切的思念之情。四、(2020内蒙古赤峰市4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西江月阻风三峰下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粼粼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上片前两句写湖光秋色,对仗工整,绘就了一幅绚烂的秋日湖光图。B词人未正面描绘舟行所遇的狂风恶浪的险境,而是侧重写奇妙遐想。C下片写明日天气更好,还可在水晶宫里欣赏乐章,露宿也内心惬意。D词作构思颇具匠心,情景交融,意境幽雅,足见词人对山水的喜爱。【解析】C项,“还可在水晶宫里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520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