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高中数学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测评试题(二) 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秋高中数学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测评试题二 新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2022 高中数学 空间 向量 立体几何 测评 试题 新人 选择性 必修 一册
- 资源描述:
-
1、第一章测评(二)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平面平面,且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2,1,12,则平面的法向量可以是()A.1,12,14B.(2,-1,0)C.(1,2,0)D.12,1,22.已知a=(1,k,-2),b=(2k,2,4),若ab,则实数k的值为()A.-2B.2C.-1D.1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线段D1B上一点,且BP=2D1P,若AP=xAB+yAD+zAA1,则x+y+z=()A.53B.23C.43D.14.已知直线l1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1,-2,2),直
2、线l2的一个方向向量为b=(1,2,0),则两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53B.255C.-55D.555.已知a=(1-t,1,0),b=(2,t,t),则|b-a|的最小值是()A.1B.2C.3D.56.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1=(1,0,1),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n2=(-3,1,3),则平面与所成的角等于()A.30B.45C.60D.907.如图,已知动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对角线BD1(不含端点)上.设D1PD1B=,若APC为钝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0,13B.0,12C.13,1D.12,18.(2022陕西汉中一模)已知向量a=(ax,ay,az)
3、,b=(bx,by,bz),i,j,k是空间中的一个单位正交基底.规定向量积的行列式计算:ab=(aybz-azby)i+(azbx-axbz)j+(axby-aybx)k=ijkaxayazbxbybz=ayazbybz,-axazbxbz,axaybxby,其中行列式计算表示为abcd=ad-bc.若向量AB=(2,1,4),AC=(3,1,2),则ABAC=()A.(-4,-8,-1)B.(-1,4,-8)C.(-2,8,-1)D.(-1,-4,-8)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
4、分.9.如图,已知三棱锥O-ABC,E,F分别是OA,BC的中点,P为线段EF上一点,且PF=2EP,设OA=a,OB=b,OC=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OF=12b+12cB.EP=-16a+16b+16cC.FP=-13a+13b+13cD.OP=13a+16b+16c10.已知v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n1,n2分别为平面,的法向量(,不重合),那么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n1n2B.n1n2C.vn1lD.vn1l11.(2021江苏南京检测)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BC上的高AD为折痕,把ABD和ACD折成互相垂直后,某学生得出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ABACB.ABDCC
5、.BDACD.平面ADC的法向量和平面ABC的法向量互相垂直12.已知空间向量i,j,k都是单位向量,且两两垂直,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向量i+j+k的模是3B.i+j,i-j,k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C.向量i+j+k和k夹角的余弦值为33D.向量i+j与k-j共线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空间中两点A=(2,2,0),B=(3,y,1),向量a=(3,-1,3),aAB,则|a|=,y=.1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中,向量OA=(1,1,2),OB=(-1,1,t),OC=(2,1,-1),若O,A,B,C四点共面,则t=.15.如图,在正四棱锥P-
6、ABCD中,PA=AB,点M为PA的中点,BD=BN.若MNAD,则实数=.16.已知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1AD=A1AB=BAD=60,AA1=AB=AD,E为A1D1的中点.给出下列四个说法:BCC1为异面直线AD与CC1所成的角;三棱锥A1-ABD是正三棱锥;CE平面BB1D1D;CE=-12ADAB+AA1.其中正确的说法有.(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四、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分)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A1AB=A1AC=60,点M为ABC的重心,AM的延长线交BC于点N,
7、连接A1M.设AB=a,AC=b,A1A=c.(1)用a,b,c表示A1M;(2)求证:A1MAB.18.(12分)已知a=(2,-3,1),b=(2,0,3),c=(0,0,m).(1)若a+2b-3c=(6,-3,1),求实数m的值;(2)若m=2,求a(b+c)的值.19.(12分)已知在四棱锥S-ABCD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C=120,SBC为等边三角形,平面SBC平面ABCD.(1)求证:BCSD;(2)若点E是线段SA上靠近S的三等分点,求直线DE与平面SAB所成角的正弦值.20.(12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A
8、D=2,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求证:平面MND平面PCD;(2)求点P到平面MND的距离.21.(12分)如图,在直三棱柱A1B1C1-ABC中,ABAC,AB=AC=2,AA1=4,点D是B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1B与C1D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平面ADC1与平面ABA1夹角的余弦值.22.(12分)在矩形ABCD中,AB=3,AD=2,点E是线段CD上靠近点D的一个三等分点,点F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且DF=DA(01).如图,将BCE沿BE折起至BEG,使得平面BEG平面ABED.(1)当=12时,求证:EFBG.(2)是否存在,使得FG与平面DEG所成的角的正弦
9、值为13?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一章测评(二)1.C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的法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垂直.设平面的法向量为m=(x,y,z),则有nm=-2x+y+12z=0,即4x-2y-z=0.对于A,41-212140,故A不成立;对于B,42-2(-1)-00,故B不成立;对于C,41-22-0=0,故C成立;对于D,412-21-20,故D不成立.2.C根据题意,ab,设a=tb(tR),即(1,k,-2)=t(2k,2,4)=(2kt,2t,4t),则有1=2kt,k=2t,-2=4t,解得k=-1.3.ABP=2D1P,BP=2PD1,即APAB=2(AD1A
10、P)=2AD1-2AP,即3AP=AB+2AD1,即AP=13AB+23AD1=13AB+23AD+23AA1,所以x=13,y=23,z=23,所以x+y+z=53.4.D直线l1的一个方向向量为a=(1,-2,2),直线l2的一个方向向量为b=(1,2,0),则两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cos|=|ab|a|b|=335=55.5.Ba=(1-t,1,0),b=(2,t,t),b-a=(1+t,t-1,t),|b-a|=(1+t)2+(t-1)2+t2=3t2+2,当t=0时,|b-a|取最小值2.6.D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1=(1,0,1),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n2=(-3,1,3),cos
11、=1(-3)+01+1312+02+12(-3)2+12+32=0.平面与所成的角等于90.7.C由题,0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有A(1,0,0),B(1,1,0),C(0,1,0),D1(0,0,1),D1B=(1,1,-1),D1P=(,-),PA=PD1+D1A=(-,-,)+(1,0,-1)=(1-,-,-1),PC=PD1+D1C=(-,-,)+(0,1,-1)=(-,1-,-1).cosAPC0,PAPC0,(1-)(-)+(-)(1-)+(-1)2=(-1)(3-1)0,解得131,的取值范围是13,1.8.C由
12、题意得,ABAC=(12-41)i+(43-22)j+(21-13)k=-2i+8j-k=(-2,8,-1).9.ABDE,F分别是OA,BC的中点,OF=12(OB+OC)=12OB+12OC=12b+12c,故A正确;EF=OFOE=12b+12c-12a,PF=2EP,EP=13EF,FP=23EF,即EP=13EF=1312b+12c-12a=-16a+16b+16c,故B正确;FP=-23EF=-2312b+12c-12a=13a-13b-13c,故C错误;OP=OE+EP=12a-16a+16b+16c=13a+16b+16c,故D正确.10.ABv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n1,n2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018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