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一中2016年高考数学三模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南阳一中2016年高考数学三模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 南阳 一中 2016 年高 数学 试卷 理科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河南省南阳一中2016年高考数学三模试卷(理科)(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集合A=x|mx24x+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m的值为()A0B1C2D0或22若复数+是实数,则实数m=()AB1CD23利用随机数表法对一个容量为500编号为000,001,002,499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若选定从第12行第4列的数开始向右读数,(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中的第11行至第15行),根据下图,读出的第3个数是()A584B114C311D1464已知双曲线x2y2=1,点F1,F2为其两个焦点,
2、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F1PF2,则|PF1|+|PF2|的值为()A2B3C2D3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k的值为8,则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AS?BS?CS?DS?6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将AED,EBF,FCD分别沿DE,EF,FD折起,使A,B,C三点重合于点A,若四面体AEF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半径为()ABCD7等比数列an各项为正,a3,a5,a4成等差数列Sn为an的前n项和,则=()A2BCD85的展开式中,x4y2的系数为()A110B120C130D1509已知椭圆C: =1(ab0)的左焦点为F
3、,C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AF,BF,若|AB|=10,|BF|=8,cosABF=,则C的离心率为()ABCD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2B18C24D3011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1)=f(1x)且在1,+)上是增函数,不等式f(ax+2)f(x1)对任意x,1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3,1B2,0C5,1D2,112N为圆x2+y2=1上的一个动点,平面内动点M(x0,y0)满足|y0|1且OMN=30(O为坐标原点),则动点M运动的区域面积为()A2B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若向量,满
4、足: =(,1),(+2),( +),则|=14已知sin(x)dx=,则sin2=15数列an满足an+1+(1)nan=2n1,则an的80项和为16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p,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3n4,设Cn=,在数列cn中,cnc4(nN*),则实数P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函数f(x)=2sin(2x+)(其中01),若点(,0)是函数f(x)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1)试求的值,并求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2)先列表,再作出函数f(x)在区间x,上的图象18M公司从某大学招收毕业生,经过综合测试,录用了14名男生和6名女生,这
5、20名毕业生的测试成绩如茎叶图所示(单位:分),公司规定:成绩在180分以上者到“甲部门”工作;180分以下者到“乙部门”工作另外只有成绩高于180分的男生才能担任“助理工作”()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甲部分”人选和“乙部分”人选中选取8人,再从这8人中选3人,那么至少有一人是“甲部门”人选的概率是多少?()若从所有“甲部门”人选中随机选3人,用X表示所选人员中能担任“助理工作”的人数,写出X的分布列,并求出X的数学期望19如图,四棱锥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为棱SB上的一点,平面EDC平面SBC()证明:SE=2EB;()求二面
6、角ADEC的大小20已知A(0,1),B(0,1)是椭圆+y2=1的两个顶点,过其右焦点F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C,D两点,与y轴交于P点(异于A,B两点),直线AC与直线BD交于Q点()当|CD|=时,求直线l的方程;()求证: 为定值21(1)证明:当x0,1时,;(2)若不等式对x0,1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22如图,O和O相交于A,B两点,过A作两圆的切线分别交两圆于C,D两点,连结DB并延长交O于点E,已知AC=BD=3()求ABAD的值;()求线段AE的长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3(2016武昌区模拟)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
7、)以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把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若P是直线l上的一点,Q是曲线C上的一点,当|PQ|取得最小值时,求P的直角坐标选修4-5:不等式选讲24=|xa|+|x+b|的最小值为2()求a+b的值;()证明:a2+a2与b2+b2不可能同时成立2016年河南省南阳一中高考数学三模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果集合A=x|mx24x+2=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m的值为()A0B1C2D0或2
8、【分析】当m=0时,经检验满足条件;当m0时,由判别式=168m=0,解得 m的值,由此得出结论【解答】解:当m=0时,显然满足集合x|mx24x+2=0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当m0时,由集合x|mx24x+2=0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可得判别式=168m=0,解得m=2,实数m的值为0或2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集合关系中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2若复数+是实数,则实数m=()AB1CD2【分析】根据复数的概念,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进行化简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 +=+=+=+i,复数+是实数,=0,则m=1,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有关概念的应用,根据
9、复数的四则运算进行化简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比较基础3利用随机数表法对一个容量为500编号为000,001,002,499的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若选定从第12行第4列的数开始向右读数,(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中的第11行至第15行),根据下图,读出的第3个数是()A584B114C311D146【分析】从随机数表12行第4列数开始向右读,最先读到的1个的编号是238,再向右三位数一读,将符合条件的选出,不符合的舍去,继续向右读取即可【解答】解:最先读到的1个的编号是238,向右读下一个数是977,977它大于499,故舍去,再下一个数是584,舍去,再下一个数是160,再下一个数
10、是744,舍去再下一个数是998,舍去,再下一个数是311读出的第3个数是311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抽样方法,随机数表的使用,在随机数表中每个数出现在每个位置的概率是一样的,所以每个数被抽到的概率是一样的,属于基础题4已知双曲线x2y2=1,点F1,F2为其两个焦点,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F1PF2,则|PF1|+|PF2|的值为()A2B3C2D3【分析】根据双曲线方程为x2y2=1,可得焦距,因为PF1PF2,所以|PF1|2+|PF2|2=|F1F2|2再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得到|PF1|PF2|=2,最后联解、配方,可得(|PF1|+|PF2|)2=12,从而得到|PF1|+|
11、PF2|的值【解答】解:双曲线方程为x2y2=1,a2=b2=1,c2=a2+b2=2,可得|F1F2|=2,PF1PF2,|PF1|2+|PF2|2=|F1F2|2=8又P为双曲线x2y2=1上一点,|PF1|PF2|=2a=2,(|PF1|PF2|)2=4因此(|PF1|+|PF2|)2=2(|PF1|2+|PF2|2)(|PF1|PF2|)2=12|PF1|+|PF2|的值为2故选A【点评】本题根据已知双曲线上对两个焦点的张角为直角的两条焦半径,求它们长度的和,着重考查了双曲线的基本概念与简单性质,属于中档题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k的值为8,则判断框内可填入的条件是()AS?B
12、S?CS?DS?【分析】模拟执行程序框图,依次写出每次循环得到的k,S的值,当S时,退出循环,输出k的值为8,故判断框图可填入的条件【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框图,k的值依次为0,2,4,6,8,因此S=+=(此时k=6),因此可填:S?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当型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根据框图的流程判断程序运行的S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6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将AED,EBF,FCD分别沿DE,EF,FD折起,使A,B,C三点重合于点A,若四面体AEFD的四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半径为()ABCD【分析】把棱锥扩展为正四棱柱,求出正四棱
13、柱的外接球的半径就是三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解答】解:由题意可知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D平面AEF三棱锥的底面AEF扩展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然后扩展为正四棱柱,三棱锥的外接球与正四棱柱的外接球是同一个球,正四棱柱的对角线的长度就是外接球的直径,直径为: =球的半径为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几何体的折叠问题,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7等比数列an各项为正,a3,a5,a4成等差数列Sn为an的前n项和,则=()A2BCD【分析】设an的公比为q(q0,q1),利用a3,a5,a4成等差数列结合通项公式,可得2a1q4=a1q2a1q3,由此即可求得数列an的公比,进而求出
14、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可得答案【解答】解:设an的公比为q(q0,q1)a3,a5,a4成等差数列,2a1q4=a1q2a1q3,a10,q0,2q2+q1=0,解得q=或q=1(舍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熟练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等比数列的通项是解题的关键85的展开式中,x4y2的系数为()A110B120C130D150【分析】根据(x+2y)5展开式的通项公式,计算5展开式中x4y2的系数即可【解答】解:因为(x+2y)5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Tr+1=x5r(2y)r,故分别令r=2、r=1,可得5展开式中x4y2的项,故5展开式中x4y2的系数为:3222=11
15、0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项式定理的应用,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属于基础题9已知椭圆C: =1(ab0)的左焦点为F,C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AF,BF,若|AB|=10,|BF|=8,cosABF=,则C的离心率为()ABCD【分析】由已知条件,利用余弦定理求出|AF|,设F为椭圆的右焦点,连接BF,AF根据对称性可得四边形AFBF是矩形,由此能求出离心率e【解答】解:如图所示,在AFB中,|AB|=10,|BF|=8,cosABF=,由余弦定理得|AF|2=|AB|2+|BF|22|AB|BF|cosABF=100+642108=36,|AF|=6,
16、BFA=90,设F为椭圆的右焦点,连接BF,AF根据对称性可得四边形AFBF是矩形|BF|=6,|FF|=102a=8+6,2c=10,解得a=7,c=5e=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离心率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余弦定理、椭圆的对称性等知识点的合理运用1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12B18C24D30【分析】几何体是三棱柱消去一个同底的三棱锥,根据三视图判断三棱柱的高及消去的三棱锥的高,判断三棱锥与三棱柱的底面三角形的形状及相关几何量的数据,把数据代入棱柱与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解答】解: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三棱柱消去一个同底的三棱锥,如图:三棱柱的
17、高为5,消去的三棱锥的高为3,三棱锥与三棱柱的底面为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几何体的体积V=345343=306=2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由三视图求几何体的体积,根据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及数据所对应的几何量是解题的关键11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x+1)=f(1x)且在1,+)上是增函数,不等式f(ax+2)f(x1)对任意x,1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3,1B2,0C5,1D2,1【分析】由题意,经考察四个选项,0不存在于A,C两个选项的集合中,B中集合是D中集合的子集,故可通过验证a的值取0与1时两种情况得出正确选项【解答】解:定义在R上的函数f(x
18、)满足f(x+1)=f(1x)且在1,+)上是增函数,可得出函数图象关于x=1对称,且函数在(,1)上减,由此得出自变量离1越近,函数值越小,综合考虑四个选项,四个选项中的集合中都有1,0不存在于A,C两个选项的集合中,B中集合是D中集合的子集,故可通过验证a的值取0与1时两种情况得出正确选项当a=0时,不等式f(ax+2)f(x1)变为f(2)f(x1),有函数f(x)图象特征可得出|21|x11|,解得x3或x1,满足,不等式f(ax+2)f(x1)对任意x,1恒成立,由此排除A,C两个选项当a=1时,不等式f(ax+2)f(x1)变为f(x+2)f(x1),有函数f(x)图象特征可得出|
19、x+21|x11|,解得x,不满足不等式f(ax+2)f(x1)对任意x,1恒成立,由此排除D选项综上可知,B选项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抽象函数的性质探究方法与应用,解答本题,直接求解难度较大,根据正难则反的原则,采取排除法解答本题是最优的选项,借助四个选项中的特征找出切入点,通过验证两个特殊值0,1来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选项,此种技巧在解答一些正面解答难度较大的选择题时有奇效,而将本题以填空与解答题的面目出现,则本题的解答技巧就无法使用了12N为圆x2+y2=1上的一个动点,平面内动点M(x0,y0)满足|y0|1且OMN=30(O为坐标原点),则动点M运动的区域面积为()A2BC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