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消息二则.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 消息
- 资源描述:
-
1、1 消息二则课题消息二则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认读并理解“溃退、泄气、督战、摧枯拉朽”等词语。2.了解新闻消息的特点,明确新闻结构的五部分。3.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分析课文,把握新闻的结构和要素。2.通过朗读,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渡江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增进对新中国创建历史的了解,引导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革命前辈英勇奋斗的精神。课前预习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
2、,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作品集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著名诗词有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写作背景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奉毛主席、朱总司令命令横渡长江,一夜之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从此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两篇新闻便是在4月22日夜撰写。文体知识新闻 从广义上来讲,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上来讲,专指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的及时、客观的报道。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
3、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真实性);2.报道迅速及时(时效性强);3.语言简明扼要(准确性)。在写法上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背景或结语。读准字音芜湖(w) 溃退(ku) 歼灭(jin) 泄气(xi) 督战(d) 要塞(si)业已(y) 摧枯拉朽(xi) 锐不可当(dn)辨清字形挡(dn)阻挡 溃(ku)溃烂档(dn)档次 馈(ku)馈赠聩(ku)振聋发聩理解词语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泄气:作动词时:泄劲;作形容词时:讥讽低劣或没有本领。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
4、毁。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新课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谈巷议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两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新课展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指出该新闻的导语和主体部分。开头的“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渡过长江”是导语部分,导语以下
5、是主体部分。2.默读课文,找出本则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我三十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原因:国民党反动派遇到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纷纷溃退经过: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结果:到21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品味亮点词语】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大约”表示大概数字,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则变成了确切数字,不够严谨。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形象地写出了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的情况,满含讽刺之意;同时也衬托出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预示着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3.
6、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不到二十四小时”写出了人民解放军速度之迅猛,突出了渡江时间很短。【把握文章主旨】如何理解这则新闻的主旨?本文通过简要报道渡江战役的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迅猛的战斗节奏。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本则新闻,理清结构和要素。新闻的结构: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二十日夜起,课文最后。第一层(二十日夜起已渡过三十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人数。第二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渡江的情况,并加以
7、评价。第三层(汤恩伯认为结束):写东路军渡江的情况。2.标题中的“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百万是实数。其中东路军、西路军各35万,中路军30万。可见新闻的真实性很重要。3.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从渡江的作战兵力、详细区域和战役的全局情况三个方面来总领了全文。【品味亮点词语】1.西起九江(不含)不包括,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去掉就成了包括九江在内了。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充满嘲讽的语气,显示出我军的神勇。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显现出战役的壮阔,表现我军排山倒海、锐不可当和无坚不摧的气势。4.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