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部编版选必下第三单元10.2《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归去来兮辞
- 资源描述:
-
1、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文本细节还原类1.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陶渊明开篇表明辞官归乡的决心,“ , ”一句,以反问的语气,强化了自己归乡的迫切心情。2.文中描写陶渊明归乡途中轻松愉悦心情的句子是 “ , ”,通过对行舟和微风的描写,将其归心似箭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3.当陶渊明回到家中,看到 “ , ”的景象,既感慨家园的荒芜,又欣慰松菊依然挺立,象征着他高洁品格的坚守。4.描写陶渊明归家后开怀畅饮、自斟自酌的惬意场景的句子为 “ , ”。5.文中描绘陶渊明拄着拐杖,随意走走停停,时而抬头远眺的句子是 “ , ”。二、情感与志向表达类6.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
2、,陶渊明表达自己顺应自然、乐天安命思想的句子是 “ , ”,体现出他对生死和命运的豁达态度。7.陶渊明在文中通过 “ , ”,深刻反思自己过去出仕的错误,庆幸及时醒悟,表达了对归乡选择的肯定。8.表明陶渊明摆脱官场束缚,获得身心自由后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在本文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 ”表达要与世俗官场彻底决裂。三、生活场景与情趣类9.描绘陶渊明在庭院中散步,感受自然生机的句子是 “ , ”,体现了他在田园生活中的悠然自得。10.描写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 , ”,陶渊明借景抒情,表达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11.文中 “ , ” 展现了
3、陶渊明与亲戚朋友愉快交谈,以弹琴读书为乐,消解忧愁的生活场景 。四、综合理解与拓展类12.与归园田居(其一)中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都通过动物声音来衬托田园宁静的句子是 “ , ”借助云和鸟,暗示自己无心出仕和厌倦官场、回归田园的心境。13.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作者认为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未来还可以补救的句子是 “ , ”。14.陶渊明归乡后,劳作生活虽然辛苦,但他乐在其中,“ , ”描绘了他趁着美好时光独自去田间劳作的情景。15.表达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以自然为友,忘却尘世烦恼的句子是 “ , ”。五、主题深化与反思类16.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作者用 “ , ”表明自己既不追求富贵
4、,也不向往仙境,只愿回归田园,过质朴的生活。17.通过 “ , ” 一句,陶渊明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与世俗格格不入的无奈。18.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道路时,陶渊明感慨 “ , ”,借万物的繁荣反衬自己生命的衰老和时光的流逝。六、文本手法与结构类19.文中运用对偶修辞手法,描绘作者在归乡途中所见江景的句子是 “ , ”。20.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以 “ , ” 两句,通过动作和心理描写,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归心似箭,急于回到家乡的心情。七、新情境应用类21.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渴望回归自然,放松身心,正如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所写 “ , ”,即便住所狭小,也能获得内心的安宁。22.
5、当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时,可以用 “ , ”来警醒自己,及时反思和调整方向。23.有人在退休后,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享受与家人相处的时光,还培养了各种兴趣爱好,这与陶渊明 “ , ”的生活状态颇为相似。八、文化传承与理解类24.中国古代文人常以松菊象征高洁的品格,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也通过 “ , ”表达了自己对这种品格的坚守。25.“ , ”体现了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反映出陶渊明在经历人生挫折后,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九、比较阅读拓展类26.与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理想社会相似,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 “ , ”所展现的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7.
6、归园田居(其一)中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与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 “ , ”都表达了陶渊明热爱自然、不适应世俗的本性。十、创新理解类28.在如今的旅游热潮中,人们追求的诗意旅行,与陶渊明 “ , ”所描述的漫步赏景、悠然自得的旅行状态相呼应。29.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我们应学习陶渊明 “ , ”的决心,坚守内心的原则,拒绝不良诱惑。30.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时需要像陶渊明 “ , ”一样,及时反思过去的错误,调整发展策略,才能走向成功。十一、其他(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 , ”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 , ”两句写作者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497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