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学案:第4课 篇目(二)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学案:第4课 篇目二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 语文 必修 上册 篇目 一团 温暖 众人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第4课篇目(二)_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课文导入素养任务“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普通的职业,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创造出广阔的天地。在百货商场卖糖果,为顾客服务,他注入热情与专业,带给顾客亲人般的温暖,赢得了顾客真诚的尊重与爱戴张秉贵,愿为一团火,温暖百姓心!1.了解人物通讯这种新闻体裁,掌握这一体裁的写作特点,学习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2学习如何塑造典型性人物。学会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3概括人物主要事迹,明确“一团火”精神的实质。作者介绍林为民,1942年,出生于台湾。祖父林祖密于1904年率全家内迁鼓浪屿,1913年11月向北洋政府申请恢复中国国籍,在台湾被称
2、为恢复国籍第一人。父亲为爱国烈士林正亨。18岁进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工作,直至退休,他一生都奉献给记者工作。现定居在北京。几十年来,林为民从没有停止过对故土的思念,也没有停止过对台湾史和家族历史的研究,掌握了大量林家爱国史资料。他始终有一个信念“不能让林家的爱国传统丧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作为林家后人,自己有责任传承雾峰林家爱国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资讯概览一、写作背景北京市百货公司王府井百货商店,位于王府井大街,1955年9月开业。1968年7月改为王府井百货大楼。1970年,扩建附属业务楼和仓库楼。1989年,增建玩具娱乐品商场,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1991年,成立北京百货大楼集团。1
3、993年,进行股份制改造。1994年,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王府井百货和东安集团公司实现资产重组,成立北京王府井东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大楼前广场立有其半身铜像,陈云在基石上题词:“一团火精神光耀神州。”二、新闻视角燕京第九景北京百货大楼前矗立着张秉贵的塑像。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在他生前,许多外地顾客慕名而来,就是为了目睹他那令人称奇的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
4、;张秉贵被誉为“燕京第九景”,是首都人民群众对张秉贵售货艺术的美誉。现在,年纪稍大的顾客对于这个全国劳动模范的名字都耳熟能详,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北京百货大楼门前,也总喜欢和这座雕像合影留念。2000年的时候,北京王府井百货曾推出了一种“张秉贵糖”,被放在了糖果柜台最抢眼的位置。花花绿绿的糖纸上,印着张秉贵的头像。据悉,这种糖果在正式上柜的第一天,曾创下单售40多公斤的销售纪录。足以证明在一些老顾客心目中,始终有着一份挥之不去的“张秉贵”情结。情境活动结合上面的背景材料介绍,初读课文,然后谈谈你对“一团火”精神的理解。答:参考答案:(示例一)“一团火”燃烧起来是活力,是激情;折射出来的是奉献
5、,显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格。这种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对于引导青少年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示范意义。“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都是鼓舞和激励青年人前进的精神财富。(示例二)张秉贵身为一个售货员把工作做到如此圆满,就是因为他有“一团火”的工作热情,他的故事启示我们,工作岗位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把它做到极致,把你的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把你的价值充分地展现出来。人物通讯类型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1传记式。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2特写式。侧重
6、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也很常见。3群像式。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一、读准字音.单音字(1)售货(shu)(2)亲昵(n)(3)桃酥(s) (4)肺腑(f).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模 (2)咽2语境辨析法(3)身体瘦削(xu)的王华边削(xio)土豆皮,边背唐诗,那股勤奋劲,真叫人钦佩。(4)这个东西很粘(nin),粘(zhn)在身上不好处理。二、写准字形(1) (2)(3) (4)三、用准词语.明确词义(1)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
7、常热闹。(2)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3)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4)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语境运用(辨析正误)(5)到了公寓外面,看到民工在铺地砖,推土机、翻斗车还在熙熙攘攘,正全力以赴地硬化地面。辨析:“熙熙攘攘”使用错误,“熙熙攘攘”的使用对象是人,不能用于物。“全力以赴”使用正确。.易混辨析传颂VS传诵课本原句张秉贵为革命站柜台的先进事迹广为传颂,多年来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群众的赞扬。辨析传颂,指辗转传布颂扬,如“人们传颂着这个感人的英雄事迹”。“传诵”也有辗转传布称道的意思,但“传诵”多用辗转传布诵读之义。即境活用杜甫心忧天下的精神在历史上传颂,他忧国忧民的诗歌也被传
8、诵不止。NO.1文本初读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答:参考答案:外地顾客克制焦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戴和尊敬NO.2文本精读任务驱动一赏析文本的叙事手法学习策略整体观照文章,分析贯穿全文、链接材料的对象是什么。分析文章材料安排的顺序,要从作者采用的叙述方法(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角度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1文章从开头到“满面笑容地接待顾客”,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参考答案:这部分记叙的事件在顺序安排上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件事写张秉贵热情地招待抱孩子的顾客,体现出他良好的个人职业素质;第二件事写张秉贵提前给赶火车的顾客称糖,则体现出他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力;第三件事写张秉贵热
9、情地对待不讲道理的顾客,则更进一步体现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第四件事写张秉贵不因女儿生病而影响工作,体现出他公而忘私的崇高精神。这四件事所体现的精神是逐层深入的,让读者循序渐进、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张秉贵的伟大之处。2找出文中写“一团火”的句子,分析文章的行文线索和结构特点。答:参考答案:(1)句子:他站在柜台里的那股精神劲儿,售货动作的迅速劲儿,接待顾客的热情劲儿,像一团火一样,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来温暖人民群众,使他们不仅在商店里感到热乎乎的,回到家里热乎乎的,走上工作岗位还要热乎乎的,激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儿”张秉贵用自己心中的
10、一团火温暖人民群众,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您那感人肺腑的事迹,使我心中仿佛升起了一团火。(2)线索:“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是本文的线索。作品以“一团火”的服务精神为线索展开,“一团火”的服务精神贯穿全文。(3)结构特点:作品采用了彩线串珠式的结构方式,叙写老售货员生活中的平凡事迹,凸显了主人公具有“一团火”的精神风貌,赞扬之情溢于文中。这种结构安排,起到概括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任务驱动二赏析通讯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学习策略人物通讯不是典型人物“个人总结”,不能仅仅概括人物的特点,而要具体分析通过具体的情节、人物语言、人物行为等描写反映的典型人物的“先进性”,要注意分析
11、选材和人物描写手法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开头至“你要谢就谢大家,这是同志们的支持”,这部分文字在刻画张秉贵的劳模形象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答:参考答案:主要运用了正侧面描写结合的手法。写张秉贵细心照顾吃糖的孩子和急着赶火车的顾客,这是从正面刻画张秉贵;写顾客对张秉贵的赞誉之词,这是从侧面刻画张秉贵;正侧面结合,使张秉贵的劳模形象更加丰满。4“张秉贵常说:我们售货员要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至“是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文字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来塑造张秉贵的劳模形象。请加以分析。答:参考答案:这三段文字中,中间一段属于面的描写,从面上刻画张秉贵“主动、热情、诚恳、耐心、周到
12、”的劳模形象;另外两段文字写张秉贵钻研商品知识和顾客关心他的具体事例,属于点的描写。点面结合的手法,能多方面地描写张秉贵的劳模形象特征,使之更加鲜明突出、有声有色。5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谈谈用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的好处。答:参考答案:本文以张秉贵的事迹为主体,写了多个事例。这些事例为我们生动地展现了张秉贵的为人,他的精神,他是如何用心中的“一团火”去温暖众人心的。这样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感染着读者,也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了人物难能可贵之处,人物在事中,事中见人性。6(素养提升)下面的描写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对表现人物有何作用?请简明分析。(1)张秉贵在柜台里
13、,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可晚下班后,他就感到有些支持不住,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答:(2)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糖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答:(3)老张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答:(4)忆往昔,看今天,他默默地想,现在我刚为人民做一点儿事,他们就把我当亲人相待,我有什么理由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58年他入党后,想了又想,一个共产党员到底图
14、什么?图的就是多为人民服务!答:参考答案:(1)强烈的细节对比,突出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2)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揭示他的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3)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4)心理描写,表现了他的成长过程。任务驱动三仿真高考综合研读纵览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抓就准”,是顾客赞扬张秉贵业务精湛,这源于他为人民服务的高贵精神。B张秉贵周到地照顾吃糖的孩子,反映了他对这个孩子的喜爱。C张秉贵为人民服务一团火的态度,始终感动着顾客,赢得了广大顾客的爱戴和尊敬。D张秉贵不仅在工作时细心钻研商品知识,自己休息的时间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730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