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8

类型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38109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DOC
  • 页数:8
  • 大小:73.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陕西省 西安 电子科技 中学 2011 2012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资源描述:

    1、西科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出题人:张杰 审题人:徐磊一、选择题(15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木铎(du) 长沮(j) 抹煞(sh) 耰而不辍(yu)B伶俜(pn) 谄媚(xin) 莞尔(wn) 曲肱而枕(n)C畏葸(x) 耦耕(u) 支绌(ch) 风乎舞雩(y)D怃然(w) 莒父(f) 揶揄(y) 箪食瓢饮(dn)2、下列各项均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 为丛驱爵者,颤也。B道之斯行,绥之斯来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见义不为,无勇也D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3、下列各项加点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

    2、项是A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B不远千里而来C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4、下列各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之事,如会同B瞻之在前,忽焉其后 割鸡焉用牛刀C居!吾语女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D小人之过也必文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5、下列各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异乎三子者之撰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B贤哉回也 富哉言乎C居则曰:“不吾知也。”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二、阅读理解(2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

    3、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以诗为词”,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

    4、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词“自是一家”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说法,同样进行了“尊体”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

    5、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小道”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小道”。6下列关于“尊体”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小道”,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以诗为词”,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

    6、来超越前人。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俗词”,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7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两个层面”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 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别是一家”的词的本来特征音乐性。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8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苏轼的幕僚调侃“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体现当 时词坛对苏轼“另

    7、类”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破”,超越新兴词风是“立”,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 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 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 两个方面不断互补。(二)古文言阅读(18分)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

    8、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纍纍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茍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耘。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

    9、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去,弗得与之言。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世家节选注:桓魋(tu颓):

    10、宋国的司马(主管军事行政的长官)。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要,同“腰”。B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 众,普通人C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没,同“殁”,死,死亡。 D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 宗,尊祟,尊奉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桓魋其如予何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D植其杖而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形状,末也 B他日,子路行,遇荷蓧丈人C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11、!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2)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3)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3论语和史记中很多语言至今还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本段中出现的成语就有“丧家之犬(丧家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能赞一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等仍被人们所熟悉和运用。回顾一下,论语中有哪些成语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试举三例。3分(三)古诗文阅读(10分)孤 雁(杜甫) 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 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 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 鸣噪自纷纷。14、这首诗描写的孤雁

    12、是什么样的形象?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5、试以颔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三、名句填空(10分)16、谨庠序之教, 。17、 ,地利不如人和。18、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刚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20、 ,则远怨矣。21、人能弘道, 。22、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3、己欲立而立人, 。24、不义而富且贵, 。25、 ,不悱不发。四、语言运用(59分)26、根据例句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读孟子,让我们领悟到了“民为贵,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读孔子,让我们感受到了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情怀。27、根据下列情景提

    13、示,扩写一段话,要求富于文采有深意,不少于50字。(5分)暮春 细雨 游人 我 28、作文(50分) 解读 要求:补全题目,自定立意,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西科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题卡一、选择题(33分)1234567891011二、阅读理解(27分)(一)(9分)答案填入上表(二)(18分)9、10、11、答案填入上表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2)往者不可谏兮,来者犹可追也!(3)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13、成语:3分(三)(10分)14、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什么样的形象

    14、?全诗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5、试以颔联为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及艺术效果。三、名句填空(10分)16、谨庠序之教, 。17、 ,地利不如人和。18、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刚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 。20、 ,则远怨矣。21、人能弘道, 。22、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23、己欲立而立人, 。24、不义而富且贵, 。25、 ,不悱不发。四、语言运用(58分)26、根据例句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27、根据下列情景提示,扩写一段话,要求富于文采有深意,不少于50字。(4分)暮春 细雨 游人 我 28、作文(50分) 解读 要求:补全题目,自

    15、定立意,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234567891011CCCADDDBBBD二、阅读6D 原文说的是“在对所谓俗词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 的做法”。故选项中“并不反感”的说法是颠倒是非。 7D 4段末句提到“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 数人接受”,李清照重视词音乐性的主张,应该可以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8B 原文第三段说“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并没有得出“苏轼立的成就远 远大于破”的结论。(二)孔子世家节选参考翻译: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取字叫仲尼,姓为孔氏。孔子离开曹国前往宋国,和弟子们在大树下演

    16、习礼仪。宋国司马桓魋想要杀死孔子,拔起那株大树。孔子离开那个地方。弟子说:“可以赶快走了。”孔子说:“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孔子前往,和弟子互相走失,孔子独自站在外城的东门。有个郑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他的脖子像皋陶,他的肩像子产,然而从腰以下比差三寸,瘦瘠疲惫的样子好似。”子贡把实话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着说,“他说的形状,那倒来必。但说我像丧家之犬,是啊!是啊!”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弟子,带着五辆私车随从孔子。他为人长大贤能,又有勇气力量,对孔子说:“我昔日跟着您在匡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

    17、是命啊。我与您再次蒙难,宁可搏斗而死。”搏斗非常激烈。蒲邑人恐惧,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去卫都,我们放了你,”孔子和他们立了盟誓,蒲邑人将孔子放出东门。孔子接着前往卫都。子贡说:“盟誓难道可以背弃吗?”孔子说:“这是要挟订立的盟誓,神是不会理睬的。”有一天,子路行走,遇到一位肩扛蓧的老人,问:“你看到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老人把他的拐杖竖置在一边而耘除田中的杂草。子路把老人的话告诉孔子,孔子说:“是个隐士啊。”子路再次前往,老人已经不在了。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旁边,歌词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为什么道德这样衰落啊?以往的事已无法挽回,未来的事还

    18、可以补救啊!完了完了,当今从政的权贵们岌岌可危了。”孔子走下车,打算与他说话。狂人接舆快步离去,孔子没能与他说话。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提不出一点意见)。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太史公说:诗经有这样的话:“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

    19、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参考答案:9B(众,很多。)(2分)10B(A句中语气词副词,表示反诘语气;语气词副词,表示推测语气。B都是副词,“相互”的意思。C介词,和“上”“下”“西”“东”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介词,凭借,“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或东西。D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2分)11D (A古义:外表的相貌。今义:物体或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B古义

    20、: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 C古义:感情色彩为中性,现在为贬义词。 D古今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2分)12(1)以往的事已无法挽回,未来的事还可以补救啊!(2分)(2)途经蒲邑,遇到卫国大夫公孙氏占据蒲邑反叛,蒲邑人扣留孔子等人。(2分)(3)人即使想要自行断绝与对方的关系,又对日月有什么妨害呢?只是显示出他的不知天高地厚罢了。(2分)13成语类:(3分)举一反三 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循循善诱 欲速则不达 等(三)14.悲伤而执着的孤雁,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寻它的同伴,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这首孤雁诗表达的

    21、就是离乱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杜甫孤雁一诗以雁自况,托物抒怀。小小一只孤雁写尽了诗人感时伤怀的离乱之苦。(5分)15.颔联“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意思是“一片孤单的雁影 ,遗失在万里云天中,真令人心生怜意”:“一片”、“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5分)三、默写(略)(每空1分四、语言表达26、 读李煜,让我们体味到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读杜甫,让我们领悟到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伟大胸怀。读苏轼,让我们体会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态度。(每句2分)27、略(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陕西省西安电子科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109.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