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鸿门宴》教材分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鸿门宴 语文 教材 分析
- 资源描述:
-
1、高一语文鸿门宴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语言平实晓畅、情节张弛有致、人物刻画鲜明生动。本节课在鸿门宴过程中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人以鲜活之感,分析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中职与普高的文言文教学有所不同,普通高中教学注重文言知识,如文言虚词、实词、词法、句法等;中职学生知识积累少,语文基础差,尤其不喜欢文言文学习,加之鸿门宴这篇课文篇幅长且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减少对文言知识的灌输,注重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2.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
2、,理清宴会中的情节发展脉络。(2)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语言和动作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3.教学重点(1)教学重点: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2)解决措施:通过串讲课文大意、播放视频和指导学生演绎故事,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人物性格。4.教学难点(1)教学难点:课文篇幅长且难度较大,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不大。(2) 解决措施:布置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指导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改编和表演;授课过程中抓住波澜起伏的情节展开,结合史实材料适当补充延伸。5.教师准备:(1)提前告知学生上课内容、预习方向以及解决重点文言字词。(2)把全班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改编并排练课本剧。
3、(3)利用互联网搜索本课资料,写好教案,做好课件并提前到教室进行调试。6.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情境表演法7.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导入语: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学习鸿门宴。下面我们听一首垓下歌,猜猜描写的是何许人也?教师活动介绍垓下歌背景。我们第一节课就讲到鸿门宴是一场饭局,所谓“饭局”,其巧妙之处不在于饭,而在于局,这是项羽为刘邦设下的一个局,面对杀机重重的鸿门宴,刘邦能否逃脱呢?而项羽又是怎样铸成大错的,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宴会中部分。设计意图设计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板书课题:鸿门宴司马迁。(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学生活动回忆旧课,明确宴会中部分为3-5段。学生活动齐读
4、一遍第3段,思考:其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分属哪个阵营?教师活动两大政治集团中的人物是相对应存在的,通过列表格的方式理清人物关系。学生活动画出两大阵营人物关系表职位 项营 刘营大王 项羽 刘邦谋士 范增 张良武士 项庄 樊哙内奸 项伯 曹无伤设计意图:理清两大阵营人物关系,为下文学习作铺垫。(三)疏通文意,理清脉络本环节教学任务:1.展示连环画,梳理故事情节:沛公赴宴鸿门饮宴范增举玦项庄舞剑项伯掩护张良告急樊哙闯帐;2.画出故事发展曲线图。(1)沛公赴宴教师活动刘邦早早就来到项羽大营,进入帐篷一见到项羽就跪下谢罪,一番巧言就说服了项羽。刘邦这话说的非常巧妙:一是以“臣”自称,不称王;二是打友谊牌,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