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10.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再别康桥 语文教案 10
- 资源描述:
-
1、高一语文教案:再别康桥10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教学重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1.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2.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再别康桥教案.txt举得起放得下叫举重,举得起放不下叫负重。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人生三难题:思,相思,单相思。教学目的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
2、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教学重点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2.媒体设计:播放校园歌曲再别康桥。播放动画再别康桥。3.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程序一、导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二、播放歌曲再别康桥,附上剑桥的图片。(解说:音乐能陶冶人的性灵。再别康桥这首诗本身就极具音乐美。播一首由再别康桥改成的歌曲
3、,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志摩的诗。配上剑桥的优美的图片,让学生由听觉到视觉都对再别康桥有一定的感知。)三、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邂逅了林徽音,度过了一段美好的留学时光。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
4、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四、播放动画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五、整体鉴赏再别康桥,分小组讨论。(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提问: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4-2015学年河南省濮阳市综合高中教学课件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行路难(共1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