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雷雨》教案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雷雨 高中语文 教案设计
- 资源描述:
-
1、高中语文雷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学会揣摩戏剧语言,初步了解人物复杂个性。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文本语言情境进入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周朴园形象。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构建对戏剧语言的个性化解读?教学方法: 朗读、设问、点拨、讨论。教学媒体: powerpoint课件教学准备: 课前发下阅读补充资料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言 1、播放视频资料雷雨结局片断(1分30秒)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2、 上世纪三十年代,年仅23岁的曹禺先生在清华读书时创作的四幕剧雷雨,为我们留下了这么一个悲剧结局:一个雷雨之夜,三个爱恨交织,有着美好未来的年轻人同时踏上了生命的不归路。这出悲剧是和一个
2、人分不开的,它就是剧中的主角周朴园。 3、 出示周朴园有关图片选取3、4位学生谈初读对周朴园的印象(生1答:残酷、狡猾。生2答:虚伪、阴险。生3答:有文化、挺传统的,旧式知识分子。生4答:感情不专一。)以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4、 同学们眼中的周朴园显然都不同,其实周朴园在文学界也是倍受争议的人物,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周朴园究竟是怎样一个人?(投影)二、教学过程 1、 提供鉴赏人物视角 引出黑格尔名言 在戏剧中,能把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语言,戏剧人物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语言才能实现。黑格尔美学(投影) 黑格尔显然要告诉我们:对一个剧本而言,语
3、言是剧本的第一要素。抓住了人物的语言,等于抓住了人物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课文节选的第一场戏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中的语言入手,来把握周朴园的复杂个性。 2、 进入具体语言情境 情境一 朴:沉思无锡?嗯,无锡忽而你在无锡是什么时候? 鲁:光绪二十年,离现在有三十多年了。 朴:哦,三十年前你在无锡? 鲁:是的,三十多年前呢,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 朴:沉思三十多年前,是的,很远啦,我想想,我大概是二十多岁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无锡呢。 鲁:老爷是那个地方的人? 朴:嗯,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 鲁:哦,好地方。 解读步骤: 1、让学生体验我们在表意上的作用(暗示两人有过不寻常的关系) 2、通过
4、贯穿全戏的时间概念三十年前(让学生找出第一场戏中三十年前共出现12次)来深入了解周、鲁两人特殊的关系。教师提供材料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五十五岁。 周繁漪-其妻,三十五岁。 周萍-其前妻鲁侍萍生子,年二十八。 周冲-繁漪生子,年十七。 鲁贵-周宅仆人,年四十八。 鲁侍萍-其前妻,某校女佣,年四十七。 鲁大海-侍萍与前夫周朴园之子,煤矿工人,年二十七。 鲁四凤-鲁贵与侍萍之女,年十八,周家使女。 这是曹禺在序幕中明确写出的人物关系表,教师问: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 w 明确:鲁侍萍被周家赶走是发生在27年前。 w 教师问:那作者为什么反复强调30年前,难道是作者记错了吗?教师再提供解
5、读视角:凡是你不想记忆的东西,你总是会忘记的。 w (奥地利)弗洛伊德(投影) w (提示学生可用心理学分析法来说明周、鲁确实存在过真实的爱情。因为对他们而言,27年前是一个悲惨的时刻,根据弗洛伊德的推论,他俩潜意识里都记住的是3027之间的三年幸福生活,所以他们对话中反复出现的是三十年前这个时间概念,并不是作者记错了,而是更逼真了人物的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语言的高超。) 3、在明确周、鲁有过刻骨铭心的爱情时,生自然明了无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的好是有着特定内涵的,对周、鲁来说,无锡,正是这段美好生活的见证。 4、教师: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
6、什么事呢?(师生共同回顾有关剧情) 过渡到情境二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2、 教师事先把两个你们改成你,让生找出课文与老师给的文字的不同。 3、 生找到后,让生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明确:你们暗示了赶鲁侍萍走不仅有周朴园,更主要的是周家) 4、 请生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鲁、周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两人的相爱也是真实的;鲁对周有怨
7、恨,但更主要的是恨周的软弱) 5、 教师提供相关材料: 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20年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6、教师提问: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作者的补充很重要,那么,当周朴
8、园后来得知侍萍被赶走,有没有行动呢?(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我看见她河边上的衣服,里面有她的绝命书。这句话,想象周朴园当时沿着河失魂落魄地发疯一般地寻找,感受周朴园内心极度痛苦状) 教师给出情境三 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祢补我的罪过。 解读步骤: 1、教师问:这两段话你认为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真实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