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文论文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语文论文 1977 以来 中学语文 教科书 课文 解读 影响
- 资源描述:
-
1、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摘要: 1977年以来的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限定和束缚总体呈弱化趋势。从范文系统来看,课文主题分布由政治、革命中心向自然、生命中心的调整使课文解读的重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导学系统来看,课文中的解读提示性文字由繁到简、由显到隐,解读示范功能弱化,解读激发功能增强;BFQ从作业系统来看,课后练习从强烈暗示权威观点到允许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也为学生的自我解读提供了有利条件。作者简介:杨孝如,男,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讲师,语文教学论硕士。 课文解读是指对课文的内容、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环节。影响课文解读的因素很多,既有师生自身的解读
2、背景、解读能力等主观因素,也有权威解读资料、教学效果评价等客观因素。其中,作为“根据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1,教科书对课文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定向性引导作用。 1986年实行中小学教材“编审分开制”后,许多省市都编制了自己的语文教科书。因文章篇幅所限,本文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一般认为,教科书的结构大致可以分解为以下五个系统:知能系统、范文系统、导学系统、作业系统、符号系统。2由于知能系统主要体现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而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的符号系统又不发达,因此,目前,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范文系统、导学系统和作
3、业系统上。 一、范文系统:解读重心的调整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基本的意义空间,在解读时,这意义空间会形成一定的解读指向性,或隐或显地影响着读者的解读方向。在语文教科书中,当多篇课文的解读指向性基本一致时,解读重心便产生了。为了分析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课文解读重心的变化情况,笔者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六个版本(初中、高中各三个版本)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的主题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统计,以求尽量客观地呈现课文解读重心变化的实情,尽量准确地归纳变化的规律。 考虑到时间跨度较大,教科书变动较频,笔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21世纪初这三个时间间隔比较均匀、时代特征比较显著的时间段内,选取了以下六个版本具
4、有代表性的中学语文教科书为样本:1982年版的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各一套、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教科书、1992年版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2000年版高中语文教科书、2001年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中之79年级部分(因资料掌握的原因,此版教科书分析样本为7年级上、下册和8年级上册)。 考虑到有少数课文包含数篇文章,而这些文章的主题有时不尽相同,所以,在统计时,笔者是以独立成篇的文章,而非课文,为基本的统计单位。 通过预先归纳和尝试性统计,并经多次修改,笔者最终确定了以下九组出现频率较高的课文主题类型:政治革命、人生社会、哲理情思、国家民族、科技知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自然生命、人
5、物事件,不在以上九者之列的皆归入“其它”类。 在统计时,每一篇文章只纳入到一个主题类型中;多主题的文章根据相关资料仅析取其主要主题,次要主题不予统计。需要特别加以说明的是,此处的“主要主题”和“次要主题”是对人们已有观点分析、归纳的结果,不代表个人意见,不表达其它意义。 经过对样本全面、系统的分析、统计,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课文主题分布情况如下表:第1期杨孝如:1977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由统计结果可以看出:1“人生社会”、“哲理情思”一直是中学语文教科书关注的重点。 在三个时间段内,以“人生社会”为主题的课文分别占到22.2%、16.3%和21.1%,分列第2、3
6、、1位;反映“哲理情思”的课文也为数不少,分别占11.1%、20.0%、17.0%,稳居三甲,在90年代初的教科书中甚至一度占据了首位。2“政治革命”类课文呈减少趋势。 建国至“文革”,愈演愈烈的社会生活政治化、革命化对中学语文课文选取的影响甚大,甚至波及了“文革”后的教科书。80年代初,“政治革命”类的课文仍然占到了课文总数的31.0%,位居第一。到90年代初,虽然对政治、革命的关注逐渐减弱,此类主题的课文在课文总数中退居第二,但仍然占到17.9%。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语文课文政治性、革命性特征明显的结论在教科书的横向比较研究中也得到了印证。通过对大陆、香港、台湾初中阶段语文教科书进行比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黄山松》|湘教版 (共16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