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讨论现当代文学智者不朽__由儒道文化浅析陶渊明性格.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学 讨论 当代文学 智者 不朽 _ 儒道 文化 浅析 陶渊明 性格
- 资源描述:
-
1、智者不朽由儒、道文化浅析陶渊明性格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代伟人豪杰辈出。泛黄的史册并没能掩盖掉智者的光芒。从晋朝走出来的陶渊明向来都是我国最受推崇的历史人物之一。作为诗人,他的诗作有其自身独特的为后人所无法企及的艺术魅力;作为一种人格楷模,他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文学的范围。他以他的生活方式和文学创作构筑起来的一个崭新的审美境界,无论在人生态度、生活方式还是审美理想诸方面都对后世文人阶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贯穿陶渊明思想体系的两大文化源头是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本文将试从这两个文化源头浅析陶渊明的性格。高洁旷达,灵智早悟。这是陶渊明性格的一大特点。当然,这一性格特点的形成有其自身的促成因素和演变轨迹。作
2、为没落封建官僚主义家庭的后代,陶渊明自小就接受了来自家庭和社会上的儒家思想的教育。青壮年时期他尊奉孔子“进德修业”的教诲,积极入世,有佐君立业,大济苍生之志。拟古诗“少年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正是借少年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此外,虽然家道没落,陶渊明并不自以为是寒门,相反他对祖辈的公德是十分看重甚至有意标榜的。在命子诗中,他历数陶门先世的功德,远推至上古的陶唐氏,直至官至长沙公,“功遂辞归”,“临宠不忒”的曾祖陶侃,“寄迹风云”的父亲。这表明他正是从家族荣耀角度来考虑人生出处的问题的。但是,东晋末年以来社会一直处于黑暗之中,统治者争权夺利,你砍我杀,不顾国土沦丧,民生疾苦;官场中嫉贤妒能,贪婪成风;
3、士大夫浮华竟奔,廉耻扫地。陶渊明要实现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但陶渊明还是有几次出仕又几次辞官,直至辞彭泽令才与仕途最后决裂的经历。虽然他在诗作中称出仕乃是出于物质生活需要,但由此仍可见他有实现政治抱负的向往,有以自己的人格和道德改造社会安定的自信,他的性格中也不乏天真,倔执的一面。可以说,出仕与归田中陶渊明的心情是痛苦的,一方面是强烈的政治理想,一方面是保全人格,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最终,他思想中“立身行己有严正”的思想还是占了上风。高洁旷达还是他性格的主流。当然,陶渊明高洁早悟的形成并非单纯由儒家文化所决定。魏晋以来玄学盛行,受祖先高旷性格影响,他很容易接受道家思想,又长期生活在宁静的田园环境
4、中,养成了“爱好闲静,不慕荣利”的性情。自然赋予人一种率真的豁达,一种任性而性的真胸怀,一种超然物外的真勇气,在吸引人的同时它又包容人,给人以精神上的真归宿。可以说,以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同“修身”的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地形成了陶渊明高洁旷达的性格,也促成了他的灵智早悟、真正归隐。闲适自得,淡泊超然。这是陶渊明性格的另一大特点,与他独特的生活方式有关,更同样与儒、道思想有关。归隐之后,陶渊明躬耕自资,息绝交游,期待以“固穷节”作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并力求在这种“固穷”中营造、寻求闲适自得。“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亲戚之爱与琴书之趣成为陶渊明人生快乐的两大来源。“落地为兄弟,何必骨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