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琵琶行(并序)教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赣州厚德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琵琶行并序教学案2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3 江西省 赣州 外国语学校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琵琶行 教学 答案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 琵琶行【考点要求】1、根据作品相关背景、正解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和诗歌意境2、从遣词和修辞角度赏析语言,理解诗句含义3、体会诗歌韵律、节奏,理解常用写法作用4、借助联想和想象揣摩诗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教学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基础知识过关常见的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乐景写哀等。1、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2、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很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虚实结合主要有三
2、种情况: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物象为实,想像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虚实结合是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3、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4、细节描写一首诗中的细节描写,往往能显得凝炼、集中、韵味无穷。5、乐景写哀以乐景衬哀情(反衬),以乐景写哀,更见其哀。重难点过关简析第二次音乐描写请阅读“转轴拨弦三两声-唯见江心秋月白”句子1.这节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琵琶乐曲,请按乐曲表现特点的
3、不同填空。(1)“大弦嘈嘈如急雨”表现了乐声的 。(2)“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了乐声的 。(3)“间关莺语花底滑”表现了乐声的 。(4)“幽咽泉流冰下难”表现了乐声的 。2.在琵琶女演奏之前,诗人先写她的调弦动作和神情,有什么作用? 3、这节诗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4、赏析析第三次音乐描写1.描写音乐的诗句是:答: 2.作者及客人的反应是:答: 3.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巳经湿透了。情感为何如此?请从上一节次寻找答案。为官历程(抄写诗句): 为官地方环境(抄写诗句): 诗人心境是: 5、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此手法为触景生情,即景抒情,借景抒情。那么全诗抒发了什么情,请同学总结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500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