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摘历史东方红拖拉机诞生记.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文摘 历史 东方红 拖拉机 诞生
- 资源描述:
-
1、东方红拖拉机诞生记 据一拖厂志记载,1954年1月8日,李富春回到北京向毛泽东主席汇报选址问题时,毛泽东主席曾幽默地说:“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吗?”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是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它生产的“东方红”拖拉机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并被印在1962年版第三套人民币上直到今天,“东方红”拖拉机仍然可以算做中国制造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本文作者从事政协文史资料工作,曾专程到河南洛阳市涧西区政协文史委和一拖采访,当地同志和老师傅提供的相关资料,使我们得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和“东方红”拖拉机的故
2、事。 选址 毛泽东为东方红拖拉机选家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新生的人民政权财力非常有限,资金严重匮乏,可就是在如此困难的条件下,中央政府硬是咬紧牙关拿出了4亿多元,从国外进口了2.8万台拖拉机,首先供给东北等地的国营农场使用。这些拖拉机对当时新中国的80多万个村庄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刚刚获得新生的亿万农民连同刚刚获得解放的土地一起,热切渴望着“耕田不用牛”的伟大时代。 我国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就开始规划并决定借助苏联援助设计和建设我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然而在一拖的选址问题上,还颇费了一些周折。 早在1953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简称一机部)汽车工业管理局就成
3、立了新厂筹备处,新厂筹备处拖拉机工厂筹备组根据农业部的意见,考虑到农业机械化事业应首先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个地区发展,初步选定了哈尔滨、石家庄和西安三地,作为建设拖拉机工厂的可能地点。同年8月,党中央从全国的工业布局和国防安全考虑,明确指示应在中原地区的河南省选择厂址。接着,便在河南省境内的郑州、洛阳、偃师、新安、陕县5个地方进行踏勘,搜集资料。 这一年的12月,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到洛阳考察建厂条件,在对全国80多个城市、100多个村镇考察之后,李富春同志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哈尔滨、石家庄、西安、郑州、洛阳等城市都希望把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在自己的土地上。据一拖厂志记载,1
4、954年1月8日,李富春回到北京向毛泽东主席汇报选址问题时,毛泽东主席曾幽默地说:“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洛阳有九朝古都之称),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吗?”于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国家计划委员会很快就于2月20日以计发字116号电文,正式决定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制造厂选在洛阳市的涧河西部地区建设。 投产 新中国的第一台拖拉机提前一年生产出来 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建厂的消息很快就随新华社的电波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工厂先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600多封慰问信。与此同时,各种支援的物资也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运来:黑龙江桦川县一个村庄的农民把节省的1000多斤大米千里迢迢送到工地;河南南阳地区的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