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二).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建德市 李家镇 初级中学 2012 2013 学年 年级 语文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 资源描述:
-
1、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初级中学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二)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眼翳(y) 家醅(bi) 即物起兴(xng)B稽首(q) 旸谷(yng) 众目睽睽(ku)C颓然(tu) 锃亮(chng) 恍如隔世(hung)D诘责(ji) 磬口(qng) 衔觞赋诗(tng)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A蜿蜒 憔悴 诚惶诚恐 不容置疑B譬喻 蹲倨 精巧绝伦 粗制滥造C招徕 裸露 不可明状 沧海桑田D鞭挞 侏儒 黯然失色 攘萤映雪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3分)A延安路大道经过整修拓宽,焕然一新,成为杭州老城区的景观大
2、道。B雅安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精神让人感动,可抗灾英雄都说这点小事不值得广泛宣扬。C如果醉驾者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D我们身边的星空和灰尘,都是大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任何企业在生产中都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关键是当发现产品有问题时能否有处理问题的态度。B在解决降解技术难题和建立完整回收体系之前,解禁会让“白色污染”更严重。C自广电总局颁布限娱令以来,有效遏制了广电节目中过度娱乐化、低俗化倾向。D虽然社会各界对“山寨春晚”众说纷纭,但不可否认的是,“山寨春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得到了广泛民众的认可。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
3、的一项是(3分)A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词、桃花源记。B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熠熠生辉,该文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体,成为千古名篇。期末八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1页,共6页)C汪曾祺写的云南的歌会反映湘西的风土人情,引发了我们浓厚的兴趣;散文端午的鸭蛋以作者沈从文的家乡江苏高邮的风俗为素材,读来质朴亲切。D再塑生命中的莎莉文老师引领了一位弱女子创造了奇迹,她就是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代表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4、 , 。(登飞来峰 王安石)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多歧路,今安在? , 。行路难(其一)李白)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 。岳阳楼记 范仲淹)7阅读下面的文字,在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曾经有人把生命比喻为一条美丽迂回的曲折小径。在这条曲折小径上,夹道花妍蝶丽,美果累累,遗憾的是,很少人会停下脚步伫足欣赏或者是细细品味,因为, ,对于眼前的繁花美景总是无心欣赏。然而在前进的路途中走着、走着,逐渐地发觉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当自己发现,此时已来到了一个无人的荒漠里时,想回头, 。也许,这就是很多人一生的缩影。很多人唯有面临到
5、死亡的那一刻,才发现,这一生有着太多的遗憾以及未曾细看的人生风景。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中科院珠穆朗玛峰冰川考察队在珠峰冰川考察一个多月,钻取冰芯,用于研究气候环境变化。考察队对东绒布冰川进行了野外观测,发现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原先的一些冰塔林崩塌消融,冰川边缘的一些冰塔林已经消失,有一些新的冰裂隙发育,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这表明气候环境的变化对珠峰地区的影响很明显。最终,科学家在海拔6500米的珠穆朗玛峰东绒布冰川垭口成功钻取了3根总长为300米的冰芯,其中最长的一根达142米,是目前为止在珠峰钻取的最长冰芯。科学家在同一位置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钻取冰
6、芯,对冰层中的稳定同位素、其他化学成分和新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检测,进一步分析出气候环境变化的细节。9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横线上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全校师生闻讯后立即主动捐款捐物,支援灾区。你将作为学校红十字会代表,带着捐款去慰问和鼓励地震灾区的同龄人。来到抗震现场,面对受灾的同龄人,你作为学生代表说:“ 。”10根据语意,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仿写句子,表达你对宽容的理解。(3分)生活中, , ;宽容可以润滑彼此的关系,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宽容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财富,大海因宽容河流而变得浩瀚, ,
7、,心灵因宽容过失而变得温厚。你学会了宽容,意味着成熟。期末八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2页,共6页)二、(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一18题。(一)家 书父亲去世近十年了。因为父亲病重时没有陪伴,更因为父亲临终时也不在他的身边,父亲孤寂地离去,内疚、遗憾与负罪的心结始终不能释怀。这个心结因着对父亲种种好处的回忆而愈发结实,尤其是父亲对儿所写给他的信的那番痴迷,让我常常反刍父子间的亲情,并进而更加怀念起父亲来。我们整个村都是很穷的,有很多的小孩到了上学的时候连学费都交不起。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家里经济拮据。我们那里的田本来就少,勤劳的爸爸就自己一锄一锄地挖地,开垦出很多田。家里也没什么多的收入
8、,爸爸就在满山开垦荒地,种上蔬菜,然后卖了换钱供我上学。难以想象父亲是怎样供我读到高中的。高中毕业时大学没有考取,看着父亲,我主动提出不再读书,为的是早些挣钱。实在难为父亲,他说还是再去补习一年吧,考不考得上无所谓,总多点知识。于是家庭经济的重担继续由父亲担着。我清楚地记得,离开家乡的一个清晨,正是这样一副瘦弱的身躯,却佝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而又固执地扛起了我的行李,将我送上了我去大学读书的站台。那天下着细雨,初秋的雨照例不大,却沁人心脾。就在上车的那一刹,我突然发现,曾经高山仰止般挺立在我的面前的父亲,已在不知不觉中矮了我一个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苍老了考上了大学,给父亲平添了许多经济压力,但
9、带给父亲的更多是快乐。到了学校,我经常给家里写信,每月至少两封,信中跟父亲讲讲学校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开头的时候一切很新鲜,特别给父亲讲是教授给我们上的课教授,爸你懂吗?我怎样洗的衣服、叠的衣裳,这是讲给母亲听的。就这么一封平平常常的家信,居然成为父亲享之不尽的快乐源泉。收到我的信,父亲不急于拆开,而是先斟好酒,旁边放上一把罗汉豆,然后坐定,然后才拆封展纸,啜一口酒,看一行字,好像字里行间能够嚼出味来,我的信竟成了父亲的“下酒菜”。看完了信,也差不多一个时辰过去了,母亲从田头回来,这时,父亲便会极高兴地叫母亲过去:“来信了,又来信了!”也不管母亲该洗洗脸、歇一歇,就像说大书一样摇头晃脑地读起来
10、,那模样母亲说“有些呆笃笃”。尤为可爱的是,信看也看了,读也读了,该放进抽屉了。然而父亲不,他还要继续看。那时父亲身体虽然还不好,但还养长毛兔,也一度成为乡里的专业户,很光荣了一阵子。割回了兔草、饲好了兔,嗨!又该享受享受了还是酒,抓一把罗汉豆,还有那道更有滋味的“下酒菜”儿的信。就这样,日复一日,这封信要等到收到下一封信的时候,父亲才会小心翼翼地放进抽屉。从母亲那里知道了父亲对儿子的信的这般痴情,我很感动,而且母亲还告诉我说,你爸也真个滑稽,天天要去晒场道地等邮递员,问一问有没有“伢屋里格信”。我知道了这些,感期末八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二(第3页,共6页)动之余就是更勤快地给父亲写信,这一行动
11、显得很自觉、很真诚,也算是对父母辛劳与爱心的回报。时代不同了,家书随着通讯手段的进步失去了往日的魅力。从媒体上了解到现在的大学生要么打个电话发个“通知”,要么就寄一封“请速汇款”之类的电报式的家书;还听说有出门在外的孝顺儿子光汇款却无言,老父亲恳求他不必寄钱,寄几个字来的谈资。行笔至此,我忽然觉得父亲也曾享受过人间已经难得的幸福,心里一时也就宽慰了许多。11第1段中说“让我常常反刍父子间的亲情,并进而更加怀念起父亲来”,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请结合文意,分点作答。(4分)12下列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分析。(4分)(1)就在上车的那一刹,我突然发现,曾经高山仰止般挺立在我的面前的
12、父亲,已在不知不觉中矮了我一个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苍老了(2)收到我的信,父亲不急于拆开,而是先斟好酒,旁边放上一把罗汉豆,然后坐定,然后才拆封展纸,啜一口酒,看一行字,好像字里行间能够嚼出味来,我的信竟成了父亲的“下酒菜”。13文章开头写自己对父亲有“内疚、遗憾与负罪”感,结尾却写自己心里“宽慰了许多”,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14作者在最后一段说“我忽然觉得父亲也曾享受过人间已经难得的幸福”,“难得的幸福”具体指什么?说“难得”的原因是什么?请分别简要回答。(4分)(二)解读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李华东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001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